温儒敏是谁?

标签:
语文教育阅读温儒敏新教材新高考 |
分类: 非常语文 |
朋友圈里好多人都在转一篇文章,题目很长,叫《敬问温儒敏:你是否还记得鲁迅先生“救救孩子”的呐喊?——致“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的一封公开信》,作者叫程世和,文章很长,忍者耐心终于看完,简直把我笑喷了。这篇文章断章取义、哗众取宠、强词夺理、自相矛盾之处太多。我不知道程世和是谁,也不知道是这位先生的理解能力有问题,还是文品有问题,我比较奇怪的是居然有那么多人跟在后面叫好,所以忍不住要说两句。
其实,我也是最近一段时间才听说过温儒敏这个名字,而且所知甚少。我就是这么一个孤陋寡闻的人。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只管教书,其他事情很少过问。什么语文教学改革啦,什么高考改革啦,什么“部编本”教材啦,什么核心素养啦,什么整本书阅读啦,什么批判性思考啦,什么这个专家、那个教授,什么苏派语文、浙派语文等等等等,人家说起来头头是道,我则是如堕五里雾中。我烦不了那么多,每学期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已经够我忙的了,有空还要读读书,看看电影。要问我认识几个语文界的人物,除了本校的同事之外,几乎都不知道。
一是无缘识荆,二是无需了解。我说第二点。我觉得根本没有必要在这些破事上花费时间和精力。他们知道的我都知道,我知道的他们一辈子也不会知道或者装着不知道。我说的是仅就语文教学这一块而言。我教了差不多一辈子语文,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背后的问题,我用脚后跟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想得明明白白。不仅如此,问题能不能解决,怎样才能解决,我的心里也是亮堂得很,我为什么要去凑那个热闹?
就拿读书来说,读书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读,二是读什么,三是怎么读。
http://s13/mw690/0025qQRBzy7mEh84bDK0c&690
为什么要读?因为读书重要呀,读书好啊。一个真正喜欢读书的人,他的语文是不可能差的呀,尽管中考、高考语文命题存在很多缺陷。哪怕在像如今这样滑稽荒唐的语文教学、考试和评价体制下,一个学生真的喜欢读书了,那也基本上没有语文教师什么事了。一个学生爱读书,不光是语文学习没什么问题,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大大受益,我们就不说什么人格成长和精神发展了。至少语言文字运用问题、写作问题、文学修养问题、文化传承问题,甚至审美品位问题、人生趣味问题、价值观问题、公民素质问题、辩证思维问题等等都有赖于读书。我不相信一个爱读书的人会拿着U型锁去砸同胞的日系车,我也不相信一个整天在朋友圈里撩骚的人会是一个爱读书的人。
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一个民族,读书的重要性、读书的意义和作用,说得已经够多的了,但我们其实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学生不读书的根源不是时间问题,而是教师不读书,或者说,孩子不读书是因为成人不读书。你看中国人,有几个成人真正是爱读书的?成人不但没有做好榜样,他们甚至还阻止孩子读书,因为他们心底里认为读书是没有用的,这儿指的是非功利化阅读。
严重一点讲,成人是害怕学生读书的,因为读书能让一个人精神明亮起来,眼神清澈起来,这对于“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成年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麻烦。同样,教师,甚至是语文教师也是害怕学生读书的,学生都爱读书了,他就会思想了,他就有头脑了,你的那一套说教还有谁相信啊?你的语文课还有谁听啊?不读书都好啊,捧着那本教学参考书,捧着那套训练题忽悠一年又一年,不要太轻松哦。
读书跟时间没有关系,跟减负没有关系,跟教材没有关系,跟“救救孩子”倒是有关系,读书才是真正的救救孩子,才是真正的救救语文。少读两本书,孩子就有时间玩了吗?孩子的负担就减轻了吗?教材越来越厚,推荐阅读的书越来越多,这有什么关系呢?难道每篇文章都要讲吗?推荐的每本书都要读吗?语文不需要教材,所有的中外古今名著都可以是教材;现在有了教材,无论厚薄,你爱用不用。这才是一个语文教师的底气。这个底气从哪里来?从你自己的阅读中来。
有人说,考试怎么办?
8月18日我告诉你,考试怎么办?
2018/7/26
http://s14/small/0025qQRBzy7mEh2HE5f8d&690
关注个人公众号“非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