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整本书阅读《月亮与六便士》(2)

(2017-09-27 23:13:27)
标签:

长篇经典阅读

语文教学

月亮与六便士

整本书阅读

毛姆

分类: 非常语文

谁能理解人心的奥秘呢?

推荐阅读《月亮与六便士》(2

小说除开头和结尾有关写作缘起和交代主人公去世后其家人的有关情况之外,中间主体部分分为三大块,分三次进行讨论交流。

一、(3——16)出走前后

二、(17——44)巴黎时期

三、(45——57)塔希提岛时期(最后岁月)

更多内容请搜索微信公众号“非语文”!

 


第一部分(3——16)出走前后

思特里克兰德的出走非常突兀,常人难以理解。这部分信息量很大,可以讨论的地方很多。

思特里克兰德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所生活的环境(当时英国文学艺术界的普遍风尚、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方式),他的家庭(妻子和孩子),他的个性特征(不喜交际、不善言谈)。

◆出走是一种反叛,他反叛的是什么?“谁能理解人心的奥秘呢?”

◆对“幸福”的理解。

 看下面三段话,回答问题。

    1、“我想象着这一对夫妻的生活,不受任何灾殃祸变的干扰,诚实、体面,两个孩子更是规矩可爱,肯定会继承和发扬这一家人的地位和传统。在不知不觉间,他们俩的年纪越来越老,儿女却逐渐长大成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结婚成家——一个已经出息成美丽的姑娘,将来还会生育活泼健康的孩子;另一个则是仪表堂堂的男子汉,显然会成为一名军人,最后这一对夫妻告老引退,受到子孙敬爱,过着富足、体面的晚年。他们幸福的一生并未虚度,直到年寿已经很高,才告别了人世。”(第7章,28页)

【问题】这是“我”对这一对夫妻的生活的想象,其依据是什么?“谁能理解人心的奥秘呢?”

    2、“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这种安详宁静的快乐好像有一种叫我惊惧不安的东西。……”(同上)

【问题】“叫我惊惧不安的东西”是什么?“谁能理解人心的奥秘呢?”

    3、“有些人的生活只是社会有机体的一部分,他们只能生活在这个有机体内,也只能依靠它而生活,这种人总是给人以虚幻的感觉;思特里克兰德夫妇正是这样的人。”(第8章,29页)

【问题】第一段话中说,按照“我”想象的那样“他们幸福的一生并未虚度”,而这一段话中却说“这种人总是给人以虚幻的感觉”,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谁能理解人心的奥秘呢?” 

 下面这段对话也颇有意思——

    ○“我”:“你听我说,如果每个人都照你这样,地球就运转不下去了。”

    ○思特里克兰德:“你说这样的话实在是太蠢了。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像我这样的。绝大多数人对于他们做的那些平平常常的事是心满意足的。”(14章,65页)

“如果每个人都照你这样”,这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学生在写作文时也喜欢用这句话来反驳某些观点或做法。

【思考】这句话蠢在什么地方?“谁能理解人心的奥秘呢?”

http://s13/mw690/0025qQRBzy7ezChn8sI6c&690

第二部分(17——44)巴黎时期

【内容概述】

17章,辞行。

1819章,施特略夫。

2021章,见到思特里克兰德。

22章,我在巴黎定居下来,同勃朗什熟悉起来,她仿佛心里藏着什么东西似的。

23章,我常常见到思特里克兰德。

2429章,圣诞节前,思特里克兰德病倒,戴尔克求妻子答应让思特里克兰德住到自己家方便照顾。在夫妇俩悉心照料下,思特里克兰德病愈,但戴尔克却被后者赶出自己的画室。勃朗什爱上思特里克兰德戴尔克离开家,痛苦万分。

30章,我的理解。勃朗什的行为还可以解释,但“我不能相信思特里克兰德会爱上勃朗什,我根本不相信这个人会爱上一个人。”关于爱情(30章,141页)

3139章,悲剧。一个看似幸福的家庭毁于一旦,施特略夫回荷兰老家。

4044章,“我”的评价。

【揣摩】思特里克兰德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谁能理解人心的奥秘呢?”

○这个人一直在同各式各样的困难艰苦斗争……完全不关心生活上的安乐舒服(21章,94页)

○他是一个耽于饮食声色的人,但对这些事又毫不在意……他完全过着一种精神生活(同上)

○他像是一个被什么迷住了的人,他的心智好像不很正常。

○他生活在幻梦里,现实对他一点儿意义也没有。

○他好像把自己的强烈个性全部倾注在一张画布上,在奋力创造自己的心灵所见到的景象时,他把周围的一切事物全都忘记了……

○他对自己的画儿从来也不满意,同缠住他心灵的幻景相比,他觉得这些画实在太没有意义了(21章,95页)

○“我没有时间干这种无聊的事。生命太短促了,没有时间既闹恋爱,又搞艺术”(98页)

○他惯用恶毒的语言挖苦讽刺……他总是把心里想的如实说出来,一点也不隐讳。他丝毫也不理会别人是否经受得住。(23章,103页)

○他身上散发出一种原始性

○我预见到他的结局将是遭受痛苦的折磨和绝望

○我心里又产生一种他被魔鬼附体的感觉

○我从来没见过哪个人这么不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的。(26章,122123页)

http://s4/mw690/0025qQRBzy7ezCpTesH03&690

(高更自画像)


【揣摩】如何理解勃朗什的行为?“谁能理解人心的奥秘呢?”

    戴尔克请求妻子让思特里克兰德住到家里时,勃朗什的反应有点过分——

○她很快地把手缩回来……面颊一下子涨红了……我讨厌这个人(113114页)“我永远也不让他进咱们的家门——永远也不让。”(115页)

○“别逼我了,你快要把我逼疯了。”

○“我恳求你,千万别把思特里克兰德带回家里。”

○“我怕他。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这个人叫我怕得要命。他会给我们带来祸害。

○她呼吸非常急促,脸上有一种无法解释的恐惧,我觉得她好像正被一种无形的恐惧紧紧抓住。(25章,117页)

【问题】这个女人的表现有点奇怪,怎么理解?(答案在138139页,但不完全。)“谁能理解人心的奥秘呢?”

她曾对丈夫说:“我也由不得我自己戴尔克。”(28章,131页)

其实,戴尔克早就知道了,“在她自己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前我就知道了。”(29章,136页)

她抛弃了自己丈夫庇护下的安乐窝,抛弃了温饱舒适的优裕生活,甘愿承担她自己也看得非常分明的风险患难。(147页)

【评】这样看来,勃朗什思特里克兰德倒有几分相似之处。其实,施特略夫(即戴尔克)又何尝不是如此?“我父亲希望我像他一样做个木匠……”他自动放弃这种安全稳定的生活。(38章,165页)莫非每个人都有不安于现状、渴望冒险的冲动?只不过很少有人像思特里克兰德那样决绝。 

 


■下面几段话实在耐人寻味——

●作者说:一个恶棍的性格如果刻画得完美而又合乎逻辑,对于创作者是具有一种魅惑的力量的。作家在创作恶棍时实际上是在满足他内心深处的一种天性……(41章,179页)“谁能理解人心的奥秘呢?”

●“我不需要爱情。我没有时间搞恋爱。这是人性的一个弱点。……爱情是一种疾病。”(183页)

●“生命并没有什么价值。”(185页)

●“一切都是空虚的,没有意义的。”

●“何必想到死?死有什么关系?”

●“他正竭尽全力想挣脱某种束缚着他的力量。”(42章,190页)

“谁能理解人心的奥秘呢?”195页)

 

读小说,看电影,评教育,论时事,关注微信公众号“非语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