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契诃夫小说《精神错乱》1

(2012-02-15 21:36:55)
标签:

契诃夫小说

精神错乱

超负荷工作

身体严重不适

休假式治疗

杂谈

分类: 读书札记

“她们不是正在毁灭,而是已经毁灭了”

——读契诃夫小说《精神错乱》

《契诃夫小说全集》(第七卷)收录作者写于1888年的小说共九篇。

第八篇《精神错乱》

小说写一个叫瓦西里耶夫的大学生,一天晚上,他禁不住两个朋友的怂恿,勇闯红灯区,连续逛了八家妓院。由于大脑处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状态(我没有写错,确实是“大脑”),精神高度紧张,身体严重不适,回家以后,他躺在床上,浑身发抖。他觉得不管怎样,他得立刻解决这个问题,他想了很多方案,都被他一一否定了,最后,他想到了“唯一的办法就是传播教义”,当他以为他这个问题已经解决的时候,他的感觉却有点近似着魔。“他又哭又笑,嘴里念出明天他要说的话,对那些肯听他的话、跟他一块儿站在街角上说教的人生出热爱来。他坐下来写信,暗自立下种种誓言”。

“……天已经大亮,马车已经在街道上辘辘地响起来,瓦西里耶夫却一动也不动地躺在长沙发上,直着眼睛发呆。他不再想到女人,也不再想到男人,不再想到传教工作。他整个注意力已经转到折磨他的那种精神痛苦上去了。那是一种麻木的、空洞的、说不清楚的痛苦,既象是哀伤,又象是极端的恐怖,又象是绝望。”(《契诃夫小说全集》第七卷第393页)

他躺了一会儿,站起来,顺着墙边兜圈子,然后又躺下来,把头塞在枕头底下,痛苦得哭起来,然后又爬起来,走到外面,顺着大街一直走,走到桥头脱掉衣服开始裸奔,随后,他靠着桥上的栏杆弯下腰很想一头栽下去,“倒不是因为厌恶生活,也不是想自杀,却是打算至少叫自己受点伤,用这种痛苦来摆脱那种痛苦”。(同上第395页)——我觉得这个描写深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之精髓。

我们的大学生瓦西里耶夫最后还是回到家,在房间里沿着墙边继续兜圈子,就这么不知疲倦地一直走到天亮。看来,瓦西里耶夫急需休假式治疗!

第二天,他的两个朋友来看他,“他正痛苦地呻吟着,在房间里跑个不停,衬衫已经撕碎,手也咬破了”(同上)。后来,精神病医师谢尔盖伊奇给他喝下一种药水,开了两个方子。结果如何?以观后效吧,小说到此结束。

瓦西里耶夫夜闯妓院,为什么是大脑超负荷工作呢?这就要说到瓦西里耶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于“堕落的女人”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他在一家家妓院里究竟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是一盘很大的棋,需要慢慢道来,且听下回分解。

2012215日星期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