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解读

(2017-10-25 17:34:46)
标签:

高中生物教学

分类: 高中教学

1、极性运输:生长素是唯一具有极性运输性质的植物激素。

在胚芽鞘或植物茎节中,生长素主要是向基性运输。

不同植物或组织中参与生长素运输的细胞可能不同,例如在燕麦胚芽鞘中主要是在非维管束组织的细胞,而在双子叶植物茎中,主要是维管束薄壁细胞。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采取“细胞—细胞壁空间—细胞”的形式,即一个细胞中的生长素透过质膜流出到细胞壁,然后再通过质膜流入下一个细胞内。这个过程是一个需能的过程。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对分子结构具有选择性,即只有活性内源或合成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性质,而一些无活性的生长素类似物或生长素的代谢物不表现极性运输性质,这表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可能有存在于质膜上的一些载体蛋白参与,它们可以特异地识别活性和非活性的生长素及其类似物。

植物根中的生长素也表现极性运输性质,不过是由根基部向根尖方向的运输,即向顶性运输。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模型: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化学渗透模型有两个重要的步骤:首先,生长素在质子势和化学势的推动下从细胞壁通过质膜流入细胞;其次,细胞内生长素在化学势的推动下借助于细胞基端的载体蛋白流出细胞。

2、生长素在韧皮部的非极性运输:在成熟叶片中合成的生长素大部分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的,和其他韧皮部运输的物质一样,可以沿着植物茎干向上或向下运输,大部分生长素结合物的运输也是通过韧皮部进行的,例如萌发的玉米种子中生长素结合物就是通过韧皮部从胚乳运输到胚芽鞘顶端的,生长素的沿韧皮部的长距离运输可能对形成层活动以及侧根发生具有调控意义。

3、横向运输: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推测向光性反应是一种蓝光反应,其光受体应是蓝光受体。目前认为黄素蛋白更可能是向光性反应中接受蓝关的受体,接受蓝光受体的色素也被称为隐花色素。目前对蓝光引起向光性反应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发现,在依赖蓝光的向光性反应中,可能有蛋白质磷酸化作用介入。

向重力性产生的原因分析:根直立生长时,茎尖运向根尖的IAA在根中均匀分布;当根从垂直方向转到水平方向时,根冠柱细胞中淀粉体向重力方向沉降,对细胞两侧内质网产生不同的压力,刺激Ca2+从内质网释放到细胞质中,和CaM结合,激活质膜ATPase,使Ca2+和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下侧积累超最适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根下侧的生长,引起根的向下弯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