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每周要写一篇日记,这周放三天假,本打算中间一天——也就是清明节去北京动物园的海洋馆,回来正好写日记,可是孩子爸没有时间,推迟到放假的最后一天,所以我今天带儿子去了公园,让他看看春天,体验一下春天来到的感觉,回来就先写有关春天内容的一篇日记吧。
先到公园前的广场那,看到很多人在放风筝,他也要放,家里有一个了,就是没有线了,我想买了线自己可以修理一下就能放了,所以不想浪费钱再买,可是现在他就要放风筝,拉拉人家的也不干,看他撅嘴,一想也不贵,孩子现在心情是很迫切的,看到人家放,他心一定痒痒的,等下次来带着自己的风筝是等不及的,我想应该理解孩子的心情,所以就给他买了一个。他自己选了个奥特曼图案的。
放一会风筝他又要去湖边玩,玩完饿了中午去吃麦当劳。
回到家,歇一会,吃点东西,结果他说不想写关于春天的了,想等明天去完海洋馆写海洋馆的,这篇日记就推迟了几天才写。
我和儿子商量用什么题目呢?儿子学“春”字时,老师教了个顺口溜:“三人日下去春游”,结果儿子这个“春”字书写竟然还是老出错,“日”写成“目”,为了强化记忆,也为了新颖别致,我说干脆咱们就用这个做题目怎么样——三人日下游公园,“三人日下”,就是指“春”,并且咱们正好是三个人去的公园,也指三个人在阳光下游览公园,儿子读读说行。
我开始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指导儿子写作内容。
第一段:出发
问:这样的作文一般开头写什么呀?
答:时间,去哪。
问:除了这些还可以写写天气。还有都谁去的呀?
答:姥姥妈妈还有我。
总结:第一段就可以写这些内容了。(时间、天气、人物、地点)
第二段:到公园
问:我们先到的哪呀?
答:广场。
问:那是新华广场,在那看到什么了?
答:好多人在放风筝。
问:然后你呢?有什么要求?
答:我也让妈妈给我买风筝。
问:你放风筝了吗?
答:放了。
总结:写广场上人们放风筝和你自己是怎么放风筝的。
问:出了广场,我们往公园里面走,看到山坡上有什么变化吗?(凝思状没马上答)
比如花呀树呀和冬天比有变化吗?
答:花开了,树发芽了。
问:对,开的是迎春花,你们学校也有的,黄色的,桃花开吗?
答:没有,还是骨朵。小草长出来了!
总结:山坡上写迎春花桃花和小草柳树。
问:来到湖边,又看到什么了呢?
答:有人捞鱼呢。
问:湖上有什么呢?
答:有船。
问:你都做什么了?
答:我用小棍玩水了。
问:还去哪玩了?
答:钻山洞了。(说起这眉飞色舞,当时我还不让他去呢,后来自己去钻的。)
总结:到湖边写看见水上有游船,有人捞鱼,自己玩了水和钻山洞。
第三段:归来
问:你回来时是心情怎么样?
答:高兴!
问:还有什么收获吗?比如看到春天了吗?
答:看到了。
问:从哪能看出春天来到了?
答:花开了,树发芽了。
总结:还有人们出来活动的多了,特别是小孩子们出来的多了,都在放风筝。天气也变暖和了。
根据以上内容,我列出下面写作提纲:
三人日下游公园
1、出发:时间、天气、人物、地点
2、到公园:广场上——人的活动(放风筝)(包括写自己放风筝。)
山坡上——迎春花、桃花、柳树、小草
湖边——看见游船、捞鱼;自己玩水、钻洞
3、归途:心情、收获
关于天气:可以用上学过的词,比如阳光明媚,春风拂面等。
关于放风筝:介绍一下天空中都飞翔着什么样的风筝,自己是怎么放的。这可以详细写一下。
关于其几方面内容:可以简单写写。
儿子开始写起来,边写还要边问问,写着写着,儿子有点不耐烦了,我也发觉这样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好像内容多了点,自己太主观了,太想写完整些了,于是改变初衷,我说你就专门学放风筝吧,他同意了。
(
嘿嘿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虽然没有按预期的那样写,但也算给这次出行一个总结。)
附:
放风筝
今天,万里无云,春风拂面,我和姥姥还有妈妈去人民公园玩。
我们先到了公园东面的广场,(此处自己还画了个假山,上书“人民公园”。)那有很多人,有大人,有小孩,他们都在放风筝。(此处又画棵树,树旁边是一个人在放风筝。)有鱼的,有愤怒的小鸟,有老鹰……
我让妈妈给我买了个奥特曼图案的风筝。
我以为放风筝很简单呢,结果起风风筝就飞起来,等风停了风筝就落了。我使劲跑啊跑,风筝飞起来了!像奥特曼在天上飞。
广场上的人很多,我弄不好风筝线就和别人的风筝线缠到一起了,放风筝原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http://s10/middle/71fcd41egbd2412039f89&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