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8/bmiddle/4a50efadt6f8657b7a267&690
今天一放学,儿子从教学楼里出来,我一看那表情就是有事,每次发生问题他放学准一脸不高兴。这次还没等我问,自己就坦白:“妈,我把橡皮弄丢了!”前几天同学还把他尺子弄折了。这要是搁去年,我又得生气训他。但现在我只是说::“没事,我再给你拿一块,下次注意。”
http://s13/middle/4a50efadt7de0c12a9bcc&690
记得学前班时他老是丢铅笔橡皮,甚至丢书,铅笔橡皮丢了也就算了,书不能没有呀,我还得去教室给他找。每次去教室都看到讲桌上笔筒里一下子铅笔,花花绿绿长短不齐地在里边插着——这些肯定都是学生从地上捡起后交给老师的,可想而知学生每天掉地上多少铅笔橡皮。桌子上还有学生的书,书皮也没了,有时翻翻里边也没名字,回到家跟家长的回答也肯定就是丢了。
那时每当儿子丢了东西我都特生气,怪他连自己的东西都管理不好,掉地上为什么不捡起来之类的。甚至写上名字也不行。我嘱咐他放学检查一下文具,但他们站队出来,也搭着他慢点,有一次他忙得连文具盒都没装进去,拿着跟着队伍就出来了。等我接到他,看文具盒打开着,里边什么都没有了,只好又沿原路返回,在走廊里看到地上掉的文具,离离拉拉一直捡到教室门口,气得我又是一顿训!什么怎么就你这么慢,人家怎么都能收拾好了,什么是吧你写字磨蹭了,所以下课时才没收拾好文具……我都发愁,就这样大大咧咧,这啥时是头呀!妹妹家孩子这么大时可从不丢文具呀,难道仅仅因为人家是女孩?
http://s13/middle/4a50efadt7de0c12a9bcc&690
就在这种状态中,儿子磕磕碰碰上了一年级。谁知我竟然惊喜地发现,儿子好像忽然“长大”了,不再频繁地丢文具,一学期好像也就有过一两次这样的事,还是橡皮之类掉地上找不到了。作业也记得非常好,给他准备一个记作业的小本,每天的作业都写上,回到家就开始给我读,有时我自己看,夹杂着拼音,有时字写的少比画(字不会写照葫芦画瓢还画不好),但我都能猜出是啥字,作业从来没记差过。数学和语文作业中间还画个竖道隔开,我说你别那么省本了,就在下一行写多好,人家不干,还挺会过。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这学期记得更明白了,不用我操心,老师布置个啥事他都能记好传达好。
学前班结束要上一年时,我还担心如果他每天作业说不清楚怎么办,老丢东西怎么办,这样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那时孩子还小,免不了丢三落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管理自己的物品和处理事情的能力越来越强,我们不能遇到类似的事就责怪孩子,训斥孩子,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他慢慢长大的时间。每个孩子的成长程度和性格不同,存在个体差异,不要因为别的孩子这个年龄没有这个“缺点”你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也一样,要耐心和他讲,要等着他慢慢学会,慢慢长大。我很后悔去年那么对待儿子,一想起他小小的年龄背着与他不相称的大书包,刚刚走进学校,对一切还不怎么熟悉和习惯,却老是因为没了铅笔没了尺子同学把新买的文具弄坏等事挨妈妈的训,我现在心里还有些难过。
http://s13/middle/4a50efadt7de0c12a9bcc&690
那天放学,儿子又告诉我他的记事本找不到了,我乐呵地安慰他:“没事的,回家再好好找找,我昨天看完你留的作业肯定是给你装书包了。”“我找了书包里没有。”他哭丧着脸说。“那再给你拿一个先用着,有卖的了再买。”他那个记事本是在学校门口买的,封面是带暗锁的,是个表盘,时针分针对好位置才能打开。家里有小本子因为普通他不想用,我也理解他,所以答应他再买一个。明白了要给儿子慢慢长大的时间后,我开明了许多,能从他的角度出发,理解他的要求了,要是从前我可能会这样说:“你非得要买这个记事本,看,丢了吧!家里有本,还要买,不行!”(后来在书包里找到了,是我给放错夹层了。)
现在去学校接孩子,和家长聊天,听到人家说自己的孩子老是丢这丢那的很生气时,我都要劝解,说再大点就好了,当然也要不断地告诉他如何整理自己的物品,但绝对不能因此训斥他打他,我通过自己的亲生身体验,才明白了这个道理,真希望其他家长不要再犯我这样的错误。
http://s13/middle/4a50efadt7de0c12a9bcc&690
其实仅仅是丢东西一样事吗?比如学的知识不能马上掌握,做题总是出错,一点小事都完成不好,写作业要督促,老想看电视出去玩……所有一切都需要我们给孩子时间,在正确应导同时等他慢慢长大。
http://s8/bmiddle/4a50efadt6f8657b7a267&690
附一篇文章,我感觉这是用比喻的方式告诉我们同样的道理: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台湾 张文亮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分享: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
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
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
然而,
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
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
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
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
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
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
给自己留一点时间,
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
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http://s3/bmiddle/4a50efadt6cc7bc9ab412&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