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访问骨髓移植发源地——美国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

(2014-12-22 21:50:35)
标签:

骨髓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分类: 学术.会议

      自从1986年我跟随陆道培教授从事骨髓移植以来,陆教授经常提及骨髓移植的发源地——位于美国西雅图的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简称Fred Hutch) 和被誉为“骨髓移植之父”的E Donnall Thomas教授。由于Thomas教授开创了骨髓移植这种新的治疗模式,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因而荣获1990年诺贝尔医学奖。

      今年12月10日,在参加完美国血液学年会后我应邀来到这个令我向往已久的国际著名的癌症研究中心,与全球顶尖水平的骨髓移植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上午我首先会见了Filippo Milano医生,这位来自意大利的、充满活力的医生饶有兴致地向我介绍了他目前负责的脐血移植项目,当得知我们每年完成异基因移植300-400例时,他表示非常希望能与我们合作,并带我参观了他的实验室和中心的GMP实验室。然后,这个月负责病房的Effie Petersdorf医生带我参加了历时1小时的临床会议,讨论疑难病例。参会者包括临床医生、协调员及血液病理诊断人员等。由于参加讨论的人员位于不同的地区(门诊、成人住院部、儿童医院及临床研究部),所以采用视频会议的方式,会风民主而务实。

      11:30-12:30我在Pelton 礼堂做了“Haploidentical Blood and Marrow Transplantation: Where Are We”的讲座,介绍了道培团队在亲缘半相同移植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包括采用第三方细胞预防GVHD,针对难治的病毒及真菌感染的免疫治疗,对难治/复发白血病采用延长、加强及个体化的预处理方案及移植后预防复发的免疫治疗等。通过采用上述策略,我们的半相同移植已经取得了国际上的最佳疗效。我的讲座引发了大家热烈的提问与讨论,Effie Petersdorf医生会后告诉我一些医生表示我的讲座信息量大,带给他们一些启发。Paul Martin 教授认为我们对EB病毒血症的抢先治疗方法值得借鉴。

      接下来,成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负责人Marco Mielcarek 医生在医院的餐厅与我共进工作午餐,之后这位严谨的德国医生向我介绍了他们造血干细胞移植团队的架构和运转方式,并带我参观了他们的门诊部。由于移植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8天,所以门诊随访工作量较大,大多数化疗、放疗、输血及非清髓移植是在门诊完成的。这里的医护人员没有统一的着装,大概是希望患者淡化在医院的感觉。Marco Mielcarek 医生带我参观了ECP治疗(光疗治疗GVHD),一位移植后10年的老太太正在接受治疗。虽然我们仅在那里停留了约2分钟,但Marco Mielcarek 医生关切地问候患者以及患者流露出的对医生的信任与尊敬令人难忘。

      下午2:00-3:00,我如约来到John Hansen教授的办公室,他首先帮我把外套挂好,儒雅,一派绅士风度。初次见Hansen教授是2007年,他应邀到北京市道培医院会诊,之后在我们主办的国际会议上他是特邀讲者,我是大会秘书长,又有多次联络。他每年花3个月的时间在临床,其它时间做研究。他是免疫遗传学领域的专家,因此,针对半相同移植中供者与受者HLA差异性对移植结果的影响我们做了较为深入的交谈。下午3:00-4:00,按计划我来到Paul Martin教授的办公室,我们今年5月曾作为特邀讲者一起出席名古屋国际骨髓移植会议。他是一位非常认真、严谨的学者,是美国骨髓移植学会(ASBMT)GVHD治疗指南的制定者,他向我详细介绍了在制定指南时,是如何在众多发表的关于GVHD治疗的文章中筛选出合格的、有参考价值的作为制定指南的依据,他因此容获ASBMT 2012年E Donnall Thomas Lecture的殊荣。在他的办公室里还陈列着一个2013年颁发给他的在Fred Hutch工作35年的奖状,他的成就是成年累月、不懈努力工作的结果。

      在E Donnall Thomas 临床研究大楼的的入口处,有一面墙记录着Fred Hutch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分别是:E Donnall Thomas,1990年;Lee Hartwell,2001年;Linda Buck,2004年。

      最后,Dr. Effie Petersdorf代表Fred Hutch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团队赠与我一个纪念品,上面印有他们奋斗的目标“Cures Start Here”(治愈从这里开始)。

      Dr. Michael Liao 曾在Fred Hutch工作多年,他告诉我这里恪守生命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无论贫穷与富贵,一视同仁,令我肃然起敬。

      短暂而充实的一天学术交流结束了,虽然只是捕捉到Fred Hutch的掠影,但能感受到它厚重的科学底蕴,严谨踏实的学术氛围,井然有序的工作作风,谦逊平和的处世之道以及对生命的尊重。

      http://s12/mw690/0025pJc3gy6OAyZv9ft7b&690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 TITLE="访问骨髓移植发源地——美国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 />

E Donnall Thomas 夫妇的画像

http://s2/mw690/0025pJc3gy6OAz1lXCV61&690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 TITLE="访问骨髓移植发源地——美国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 />

与Effie Petersdorf 医生合影

(背景墙记录了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http://s1/mw690/0025pJc3gy6OAz3g1ywb0&690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 TITLE="访问骨髓移植发源地——美国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 />

参加临床疑难病例讨论会


http://s11/mw690/0025pJc3gy6OAzuDsNkaa&690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 TITLE="访问骨髓移植发源地——美国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 />
做学术讲座——半相同造血干细胞移植进展


http://s15/mw690/0025pJc3gy6OAzA8WCyde&690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 TITLE="访问骨髓移植发源地——美国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 />
门诊治疗室


http://s2/mw690/0025pJc3gy6OAzBwVJ7c1&690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 TITLE="访问骨髓移植发源地——美国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 />

门 

http://s15/mw690/0025pJc3gy6OAzD0LtIfe&690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 TITLE="访问骨髓移植发源地——美国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 />
收到Fred Hutch移植团队送的纪念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