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首2011——移植篇

(2012-01-15 21:13:42)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杂谈

分类: 医疗天地

    2011年对于我们移植中心而言是发展的一年。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移植例数创历史新高:全年共完成移植202例,其中半相同移植100例(49.5%),非血缘移植51例(25.2%),同胞相合移植51例(25.2%)。

2、 移植病源稳步增加:随着医院声誉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来我院移植。此外,以往许多患者在难治/复发时才辗转来到我院进行挽救性移植,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患者会在发病之初选择来我院治疗。

3、儿科移植团队的发展壮大:这一年我们目睹了儿科移植团队从小到大,初具规模,并于6月份成立了儿童血液病中心,包括儿童化疗和移植。我们的儿童移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均为国内领先水平。继续开展家族性及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移植,使这些疾病缠身的儿童得以摆脱病魔,和其他孩子一样享受快乐的童年。

4、移植医生的共同成长:这一年有一批年轻的医生走上主治医生的岗位,承担更多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一年又有一批住院医生加入移植团队,朝气蓬勃,迅速成长,且其中不乏优秀者。移植科的高年医生们也更加自信、成熟,勇于挑战,攻克难关,努力培养年轻医生,并不断自我积累与提高。移植是系统工程,强调团队合作。整个移植团队的成长,将会使我们的移植事业后继有人,呈可持续发展之势,也将为2012年下半年搬入新医院做好人才梯队的建设。

    为了开展好移植工作,2011年移植中心还建立了以下新的制度:

1、预处理英文讨论制度:为了便于与国际接轨,从2011年年初开始采用预处理英文讨论方式,经过努力实践医生们的进步有目共睹。我们坚持对每一例准备移植患者的预处理方案进行全院讨论,集思广益;对难治/复发的患者设计个体化的预处理方案,力争取得最佳疗效。

2、移植中层例会制度:每月召开2次移植中层例会,除了移植中心主治医生、主任及护士长参加外,还根据讨论的内容邀请其它相关部门的人员参加,提出问题,沟通信息,讨论解决方案,实用、高效;

3、移植临床工作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主要目的是确定拟移植病例的移植指证和移植时机。

    凭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我们为白舒非断药之事积极呼吁,向相关部门提交书面材料。应邀到北京市药监局及国家药监局反映白舒非断药情况,接受多家媒体的采访并在CCTV“焦点访谈”栏目播出(题目:断药之痛)。

    移植中心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共发表论文6篇,参加学术会议43人次。在国际会议上发言9次,墙报6次;在国家级会议上发言4次。成功举办了第2届中华造血干细胞移植论坛,促进了两岸三地移植领域的学术交流,并展示了道培医院的学术水平和风采。

    2011年一些国外和地区的学者来我院参观并进行学术交流。其中包括日本著名血液病及HLA专家Morishima 教授来访。美国著名血液病理专家Braylan教授来访并做浆细胞病诊断的讲座。美国弗罗里达大学的张隆基教授介绍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及应用。台湾慈济干细胞中心杨国梁主任一行来访并座谈。

    陆道培院士当选Biology of Blood and Marrow Transplantation杂志的副主编,陆院士连任中华骨髓库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并荣获骨髓库颁发的“爱心奉献奖”。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陆院士任名誉主任委员,我当选副主任委员。

    今年下半年我们将搬入新医院,规模将扩大许多,大家翘首以盼。我们蓄势待发,准备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