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校正、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几何校正、正射纠正
(2016-11-08 14:34:14)| 分类: RS |
原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hmei007/article/details/8141201
作为初学者,容易将这几个概念搞混。为了较好地理解这几个概念,先介绍一下相关的术语
DN值(Digital Number ):遥感影像像元亮度值,记录地物的灰度值。无单位,是一个整数值,值大小与传感器的辐射分辨率、地物发射率、大气透过率和散射率等相关。反映地物的辐射率radiance
地表反射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表征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能力。反射率越大,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越少;反射率越小,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越多,表示:surface albedo
表观反射率:表观反射率就是指大气层顶的反射率,辐射定标的结果之一,大气层顶表观反射率,简称表观反射率,又称视反射率。英文表示为:apparent reflectance
行星反射率:从文献“一种实用大气校正方法及其在TM影像中的应用”中看到“卫星所观测的行星反射率(未经大气校正的反射率)”;在“基于地面耦合的TM影像的大气校正-以珠江口为例”一文有“该文应用1998年的LANDSAT5
TM影像,对原始数据进行定标、辐射校正,求得地物的行星反射率”。因此行星反射率就是表观反射率。英文表示:planetary
albedo,
辐射校正VS. 辐射定标
辐射校正:Radiometric
correction
目的:消除干扰,得到真实反射率的数据。
辐射校正包括:辐射定标,大气纠正,地形对辐射的影响
辐射定标:Radiometric
calibration
目的:消除传感器本身的误差,确定传感器入口处的准确辐射值
方法:实验室定标、机上/星上定标、场地定标
不同的传感器,其辐射定标公式不同。L=gain*DN+Bias
在ENVI4.8中,定标模块:Basic Tools>Preprocessing>Calibration Utilities>模块
大气校正:Atmospheric correction 将表观反射率转换为地表反射率
目的:消除大气散射、吸收、反射引起的误差。
分类:统计型和物理传输模型
目前,遥感图像的大气校正方法很多。这些校正方法按照校正后的结果可以分为2种:
- 绝对大气校正方法:将遥感图像的DN(Digital Number)值转换为地表反射率、地表辐射率、地表温度等的方法。
2.基于简化辐射传输模型的黑暗像元法
3.基于统计学模型的反射率反演
- 相对大气校正方法:校正后得到的图像,相同的DN值表示相同的地物反射率,其结果不考虑地物的实际反射率。
2.
方法的选择问题,一般而言:
在ENVI中,Basic
tools-preprocessing-calibration utilities-FLAASH
几何校正VS. 正射校正
• 几何校正:纠正系统和非系统因素引起的几何畸变。
• 图像配准(Registration):同一区域里一幅图像(基准图像)对另一幅图像校准,以使两幅图像中的同名像素配准。
•
图像纠正(Rectification):借助一组控制点,对一幅图像进行地理坐标的校正。又叫地理参照(Geo-referencing)
• 图像地理编码(Geo-coding):特殊的图像纠正方式,把图像矫正到一种统一标准的坐标系。
•
图像正射校正(Ortho-rectification):借助于地形高程模型(DEM),对图像中每个像元进行地形的校正,使图像符合正射投影的要求。
ENVI中进行正射校正的的条件:影像数据、需要参数PRC(rational polynomial coefficients)或RMS(replacement sensor model)、高程信息(DEM或平均高程)、地面控制点(可选),Geoid(影像数据获取地的大地水准面和平均海拔面的高程差)。
最后,流程顺序: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几何校正——正射校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