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动平台

(2011-11-12 18:20:13)
标签:

杂谈

  北大拒绝“不孝生”导向鲜明:不孝敬父母的学生,不得被实名推荐上北大,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导向鲜明的重大举措。
  孝道历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积极倡导并引以为荣的优良美德,古圣先贤谆谆训诫不绝于耳。古往今来,多少孝敬长辈的典范标榜史册,多少孝敬长辈的事迹见诸媒体。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不少中小学校将“二十四孝图”宣教于校园墙体,使学生身临其境,潜移默化,不能不说是培养学生“孝敬”意识、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益之举。
  北大作为我国资深名牌大学,在迈出“实名推荐”实质步伐时,将“不孝敬父母”列为“拒绝令”榜首,无疑将对全国中学生素质教育起到巨大的引导、推进作用,对只重视“高分数”的学校、学生以及家长,更是能起到警醒功效。是啊,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孝顺的“高才生”,我们还能指望他为人民谋福、为国家做贡献、实现什么社会价值吗?——李占崇 河北清河县委组织部
  《孟母教子》一文的启示: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去别人家找同学玩,看到同学家有我没有看过的书,当时她家没人,我就拿了回去,拼命地读,读完赶快趁人家不在放回原处。后来,等我有了儿子,我还铮铮有词给儿子炫耀自己如何如何爱读书,还讲了很多“什么窃书不算偷” 的歪理,直到我学了弟子规才明白,自己错了,“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那是偷盗啊! 由于我的错误引导,致使儿子曾经到小朋友家玩时拿过别人家的东西,小朋友不让动的东西他非动不可,究其原因,是我这个做母亲的没把孩子引导好。我真诚地对儿子说:“妈妈错了,请原谅妈妈!”—— 一读者
  我读了百科报上《与急躁者共勉不急于纠正人》一文后,确实,我与此产生了很多共鸣。在我们刚接触到传统文化真的是可喜可叹,可喜的是古圣先贤的教导,启动了我们的善行善念;可叹的是我们为了让亲人能够早一点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买光碟,送碟机,甚至是苦口婆心,可到头来收效甚微。正如文中所讲:人各有缘,对方未必一定需要自己做老师啊,所以我也明白了:助人者先自助,救人者先自救。文中的五点我全部赞同:一是在看别人有错误的时候,先要审视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错误;二是要看对方错误的程度有多大,本着抓大放小的原则去纠正别人的错误,否则会带来负面的效应;三是如果发现对方是大问题的错误,应当按照治本不治表的原则,方可见效;四是要建立在对方完全信任你的基础上才可劝人;五是摸清对方的性格有的放矢的进行劝谏,否则别人难以接受。
  治心如治病,甚至难于治病,人的根性不同,治疗的效果也不同。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啊!无知需要包容,成长需要等待,有时甚至不是十年八年的事情。
  ——读者赵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