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物访谈——3版 封面故事

标签:
杂谈 |
分类: 封面故事 |
聚焦人物访谈
对话之一:素食与传统美德
苏金芹:新娘妈妈,58岁,素食婚宴主导者
记者:听说您是这场婚礼的倡导者,感觉您很有凝聚力。请问办素食婚宴是什么起因呢?
苏金芹:很多人都知道,现在吃肉食极不安全,对健康不利。去年我听了传统文化道德论坛后,更多地了解了素食的意义,知道了素食不仅仅是保护健康,更在于低碳环保、节省资源,另外一种含义就是,宇宙间一切生命的平等。素食能培养人的怜悯心和爱心,让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更亲近更温暖。素食有多重境界,这或可说是素食的一种较高境界吧?我就提议女儿做素食婚礼。又听说10月1日至7日正是国际素食周,正合时机。
记者:素食婚宴,一般人不好接受,和男方家长沟通此事,中间有困难吗?
苏金芹:开始亲家翁有点顾虑,担心亲友们有想法,后来通过讲道理,孩子们支持素食婚礼,又到饭店品尝了十个素菜,他们才打消了疑虑,我从心里非常感恩他们!饭店也是第一次做素食婚宴,我到饭店去过两次,才定下所有菜谱。
记者:数次听到您叮嘱女儿孝敬公婆,特别提倡孝道,请谈谈您的想法。
苏金芹:咱们中国老祖宗提倡孝亲,古训有“夫孝,德之本也”,“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基石,孝亲尊师是中国传统美德,我们想从自己做起,唤起大家的孝心。这个想法得到了各方人士的支持,所以,才在婚宴中有现场演出:《跪羊图》、《感恩一切》、《婆婆也是妈》……真的像歌中所唱感恩父母,感恩祖国,感恩天地,感恩一切。感恩父母,父母的精血养育了我们,父母给了我们一切,所以,我们要孝养父母。女儿过去后孝敬公婆,家中才有和谐,生活才更幸福。
记者:看到您在与女儿拥抱时,流了眼泪。
苏金芹:想起了女儿刚出生时,只有两斤半,出生半个月才会吸吮,她那么小,正是冬天,我一直用我的身体暖着她……把孩子养大真是费尽了心血,还要照顾终年卧病在床的妈妈,我上班时只能把两三岁的孩子锁在家里,难呐!今天孩子出嫁了,当然是喜事,可我是又高兴又不舍!她爸爸还流泪了呢,女儿从小到大,经历得太多,那会儿真的控制不住,只有经历了,你才会知道那种滋味!
对话之二:姐妹们都喜欢我的婚礼
刘鑫,新娘,24岁
记者:在婚礼上,给公婆跪拜行大礼习惯吗?
刘鑫:妈妈一直教育我要尽孝,妈妈也为我做了榜样。所以,我觉得给公婆行礼是很自然的事。
记者:为什么没有像别的女孩子穿西式婚纱?
刘鑫:唐装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适合中国人,更显出中国女孩子的端庄和贤淑。西方婚礼中的誓词非常好,我们可以借用,但是服装等形式化的东西就不该简单拿来用,丢失了自我,是很可怕的。老祖宗留下的很多好东西不能丢,丢了就真的可惜了。
记者:你举办素食婚礼,朋友、同事们有什么反应吗?
刘鑫:来参加婚礼的姐妹们有节食的,看到用豆制品、菌类、魔芋等似荤实素的菜,都觉得很新奇,可以毫无顾忌地大快朵颐,她们说这是吃得最舒服的婚宴。她们的印象是:新颖,与众不同,意义非凡。她们还表示将来也举办这样的婚礼呢。
对话之三:孝亲、环保一个也不能少
梁名扬,新郎,29岁
记者:在婚礼上和父母拥抱时,是什么感受?
梁名扬:那一刻,和父母的心贴得更近了,自己长大了成家了,更体会父母的辛苦,感恩的心升起来了。我们中国人含蓄,长大后,和父母的拥抱少了。我们应该多表达对父母的爱意,让父母心情舒畅。
记者:举办这样的婚礼,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吗?
梁名扬:我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来弘扬孝道,每个人都应孝亲尊师。八○后、九○后出现太多问题,关键就在于教育缺失。我们呼吁有关部门从娃娃抓起,将《弟子规》等传统读本纳入课程。另外,将最底端的生命,拿来饱我们的口腹之欲也不够好,构建和谐,应当从尊重生命做起。这次全素婚宴主要是想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素食、接受素食。
对话之四:一定要做出更高质量的素食宴
新民肴餐厅大堂经理张先生,中年
记者:你们饭店举行过这样的婚礼吗?
张经理:以前没有办过,通过这次婚礼,我们也学到不少东西,积累了很多经验。以后有新人结婚,我们可以推荐素食婚宴套餐,争取把素食婚礼办成本店的一个特色。
记者:您怎样看待素食婚礼?
张经理:非常支持。素食婚宴对厨师的要求相当高,我们还要再进一步提高技艺,满足未来的素食人群的需要。
对话之五:爱心司仪的第153场婚礼
司仪,高勇,56岁
记者:您主持过素食婚礼吗?有行叩拜礼的新郎新娘吗?
高勇:我主持过152场婚礼,一般都不行跪拜礼。这样的婚礼,我是第一次主持,认为很好,值得传扬和继承。你想,父母养育儿女多年,愁你小,愁你大,愁上学,愁工作,愁结婚。从大里说,我们的一切是国家社会给的,从小里说,儿女的一切是父母给的。喜结良缘时,行个大礼不是应该的吗?都应该这样。
记者:您是怎么当上爱心司仪的?
高勇:我免费给主持婚礼。别人大婚时,我不愿意提钱。只要找到我,我就尽心尽力做。人从善,做好事,绝对是对的,更何况是喜事呢。
记者:这次婚礼对以后您主持婚礼有借鉴意义吗?
高勇:有,绝对值得提倡。中国的传统礼仪和孝道不能丢,这样的婚礼更庄严、更隆重。
对话之六:将来我也搞素食婚礼
张先生,男,24岁,辛集人,婚宴嘉宾之一
记者:张先生,你怎么看这场婚礼?
张先生:素食,关系到生态环保、温室效应,应该宣传普及素食知识,素食里面有大学问,改变人们“无肉不欢”的饮食习惯,受益的是自己和我们生存的环境。学习传统文化很重要,吸纳老祖宗的文化精髓,对人生必然有益。将来我结婚,就按今天这场婚礼模式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