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省图书馆举办国学讲座——4版 本报关注

(2011-08-26 11:02:25)
标签:

杂谈

分类: 本报关注

河北省图书馆举办国学讲座
  本报讯 (实习记者贾月娟)8月20日上午,河北省图书馆冀图讲坛A区二楼多功能厅内座无虚席,省政协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省国学教育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田易生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弘扬传统文化,建立和谐社会”的专题讲座。
  田易生老师从国学精萃儒家学说入手,引经据典,对中华传统文化之源头、精华内涵和意义等方面作了精彩的讲演,简述了“五伦”、“八德”及治学、修身、治世之要,重点在“孝道”上做了深入阐述。学习传统文化,以孝开启百善之门,才有望提升道德素质,立身行道,铸就幸福人生的根基,才有望达到家庭和谐、社会和谐。
  田易生老师就一些人 “一切向金钱看”的价值观念和见利忘义、道德滑坡、环境恶化等社会现象表示极其忧虑,故大力呼吁重视道德教育,让国学经典走进人心,达到社会和谐。
现场的观众听得很入神,切身体会到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和学习传统文化的急迫性和重要性。一对青年夫妇说:听了这场讲座,明白了看似简单却很深奥的哲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省图书馆教育培训部崔稚英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省图书馆做为一个文化阵地,承载着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要做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捍卫者,今后将继续开展此类讲座。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颂扬忠孝仁义道德
赞皇农民自建感恩书院
  本报讯(实习记者盛蕾)为弘扬孝道,让众乡邻从学习传统文化中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河北省赞皇县孤山村南台庄八位农民自筹资金建起“感恩书院”。


  8月13日下午,又一场弘扬孝道的国学讲座开讲,吸引了百余名群众及爱心人士前往聆听。
  孤山村的郭振山、郭喜志、郭志群、郭永志、白国锋、郝俊凤、姜新曲、姜素爱八位农民经常看百家讲坛,倾听传统文化讲座。2009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姜新曲提议在孤山村也搞个讲坛,让村民们都来学习传统文化,弘扬孝道。这个提议得到了在场村民的支持。
  考虑到没有学习场地,村民郭志行将自家的旧宅院无偿提供出来。但随着来学习的人越来越多,旧宅已无法容纳。他们几番商讨,准备盖一栋房子,作为固定的学习场所。
  2010年7月书院破土动工,郭志行慷慨捐助砖块,其他的村民、爱心人士也都捐钱捐物。   2010年腊月十四,坐北朝南、宽敞明亮的感恩书院正式竣工。今年41岁的李慧荣来自赞皇县张楞乡,离南台庄将近30公里。她听说13号下午书院有讲座,就骑着车带上61岁的母亲及孩子一同来听课。她说,只要书院有讲座,她基本都会来听。谈到学习传统文化的好处,李慧荣眼含泪水说:“传统文化太好了!自从学了之后,我从中得到利益了,母亲也得到利益了,我要对我的母亲好,要对我的婆婆好。我还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好,我对母亲说‘让我上台给您老人家鞠个躬吧’,可是她不愿意,我理解母亲。”在谈及儿子学习传统文化的变化时,她高兴地说:“孩子现在也不顶嘴了,两个孩子在家是抢着干活,特别懂事、孝顺。”
  讲座结束后,鹿泉书法协会李少朋、秦皇岛中国家庭官方网站董事长唐嘉祖等爱心人士为书院捐赠书籍、字画、现金……
  据悉,感恩书院的桌椅、书籍等物品还很紧缺,每次讲座都得去借,尤其是电脑。没有电脑,投影仪放不出影像,老师们的课也讲不好。但村民们都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会把书院办下去,让人们有个固定的场所学习传统文化,弘扬孝道。
  另讯,8月17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爱心人士给感恩书院赠送了一台电脑和100个凳子,解决了书院的燃眉之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