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石随笔——12版 百姓收藏
标签:
杂谈 |
分类: 美文欣赏 |
◇学收藏
藏石随笔
梁秀江
其实原来我在无意识地收藏石头,出差时看到景点旁边有奇石摊位便走不动了,总要大大小小地背回一些,因为那些石头太美了。那时只是猎奇心理在做怪。当然也带回一块贝壳化石,有了些收藏的意味。

近来,把自己的藏石进行了所谓的包装,自己摄影并制作图片,请朋友吟诗作赋,沉浸在藏石的乐趣之中。
至此,收藏的瘾头越来越大,腰包却越来越瘪。很多石头都想据为已有,为此也陷入苦恼之中。东西太多了,可惜收入有限,许多喜欢的石头也只能欣赏一下而已,连价钱也不敢问了。
2009年5月,趁年休假的机会赴深圳参加了中国观赏石协会举办的第四期鉴评师培训班,其实目的只是想开开眼界。一周的学习收获自然非常大,对观赏石的鉴赏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对观赏石的收藏也有了新的见解。
在赴深圳的列车上读一本赏石杂志,让人对收藏忽然有了种全新的理解。一篇文章中谈到一位石商,喜欢石头之余兼开石馆,他对石头的收藏可用“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来概括。在收藏石头获得乐趣的同时,遇到有人看中自己的石头,价格合适,会毫不犹豫地出手,当然,他也要收藏,不同的是必须收藏石头的照片。这也是一种收藏。
在深圳听周易杉老师讲海外赏石概况时,周老师讲到日本赏石界的石友们为了协会的活动经费非常大方,只要会长看中哪块石头拿走就是,为了捐款再心爱的石头也不吝惜。我觉得这实在是一种收藏的境界,原来收藏的真谛并不在于占有,而在于让自己的爱物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乐生”作用。
“乐生”,是雷敬敷老师讲观赏石美学时提到的,我国当代美学家陈望衡认为,人生有“谋生”、“荣生”、“乐生”三种状态。“谋生”是为己,与动物无异;“荣生”是为他,已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是为社会做出贡献;“乐生”是由己,即以人生为乐。可以这样说,“谋生”是活着——自然人生,“荣生”是有意义地活着——道德人生,而“乐生”是有意义并且快乐地活着——审美人生。审美人生是建立在“谋生”与“荣生”基础之上的人生的最高境界。
赏石的“乐生”,是人们在赏石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精神上自由的愉悦,找到了心灵的家园。这才是赏石的最高境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