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海:双脚修表的奇人——24版 百科视界

标签:
杂谈 |
分类: 百科视界 |
王建海:双脚修表的奇人
文/图 本报记者
郑小平
在北京市天宇市场观赏鱼厅西门一隅,有个不足一平米的修表摊,一张桌子,一个玻璃柜,柜子里摆满各种修表工具,旁边还有几盆绿叶盆景,摊位的西窗上方,挂着一幅草书的“奇艺人生”书法作品,落款是一位名叫聂耶的顾客。
摊主叫王建海,今年33岁。六月底的一个早晨,记者见到王建海时,两位顾客已经等候多时了。王建海略带歉意地说,进配件来晚了,说着三步两步爬上桌子盘腿坐下来,把随身装满零部件的袋子用脚放好,又顺“脚”接过顾客手中的表,打开表盖用双脚摆弄起来,细小的改锥、小巧的镊子、玉米粒大小的手表电池、固定表链的小器具……常人用双手做着都有些困难的事,他用起双脚来却灵活自如……
前不久,在南京举办的全国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成果展暨首届全国残疾人展能节上,王建海的修表表演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围观,人们既惊叹于他修表的高超技艺,更赞叹他自强不息的精神。
王建海是张家口市下花园区花园乡苏家村人。5岁那年,双臂被高压电击中,从肩关节截肢。王建海不愿意成为累赘,他刻苦练习用双脚代替双手做事,吃饭、写字、洗衣、做饭……渐渐地,他用双脚和嘴居然能够独立生活了。
17岁那年的正月十七,他只身来到了张家口市慕名找到修表的杨师傅拜师学艺。“胳膊腿齐全的人都不一定干得了这行,何况一个没胳膊没手的人?不行!”杨师傅看了看王建海,头摇得像拨浪鼓。
王建海不死心,他白天看杨师傅修表,晚上到火车站睡觉。六七天后,杨师傅拿着香烟正想借火,王建海灵机一动,用一只脚取出打火机,利利索索地给师傅点上了烟。这一手让杨师傅收下了这个徒弟,还管吃管喝不要一分钱。
半年之后,王建海出徒回家乡开了个修表店。开张那天,杨师傅赶去祝贺。两年之后,王建海又来到北京开设修表摊位。在北京,他换了好几个市场,还到石家庄干了半年,如今,他到北京朝阳区的小天宇市场已经快十年了。市场附近的许多居民都成了他的固定客户,他手艺好,热心,换电池、换表带、修眼镜等等一些小事情,他从来不收费。
今年4月,一对瑞士老夫妇看到他修理手表,连连说:“太不可思议了!活了几十年,不要说没有见过这样的奇人,连听也没有听说过。”
夫妇俩听王建海说缺少专业工具和进口零部件,马上回酒店拿来随身携带的祖传修表工具送给了王建海。回瑞士后,这对夫妇还专门找了许多钟表的零部件,寄到北京。
王建海的顾客挺多,整整一个上午,几乎都没闲的时候。他说:“工作虽然累点,但这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责任。”对于每天能赚多少钱,王建海平淡地说:“够吃就行,平平淡淡最好,要求越高失望越大。”
2007年6月,一个叫刘静的姑娘在电视上看到王建海,被深深打动,到北京来表达自己的爱意。两人2008年元月结婚了,如今他们的儿子王博文已经一岁零五个月了,一家人的生活简单而充满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