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532期

(2011-03-18 16:11:18)
标签:

杂谈

分类: 本报评论

[采访手记]               人是可以教好的

                                    □ 燕光

     采访海兴帮教团的志愿者们时,我们一直处于感动之中,在这里,我们不仅见证了一个司法奇迹,也见证了一个教育奇迹:一个县,20年,没有“二进宫”人员,犯罪率呈下降态势,几乎所有的刑满释放人员都成了遵纪守法的公民,有的甚至成为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企业家,甚至成为社会治安先进个人。
    在海兴,许多居民对记者说,感觉这里的社会治安越来越好,二十多年前还有横行的地痞,常有打架斗殴的,现在很少了。这样的感觉,真让人欣慰。
    我们探究这个奇迹产生的原因时发现,其社会成本很小,只是一群志愿者常年帮扶。但力量却很大,心灵的力量,真诚的力量,不可思议。
    这些志愿者以老者为主体,他们践行着中国人朴素的理念——“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在他们眼里,高墙里的罪犯,不是坏人,是一群好人,只是因为糊涂,做了坏事。
    这真是一个大好事,由于这些志愿者的帮教,海兴这些年少了多少犯罪?少了多少人受害?这些有着一颗父母之心的志愿者,抵得上多少执法者?
    好人是教出来的,坏人也是教出来的。怎么教,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失败之后?还是及早进行爱的教育,心灵的教育,伦理道德的教育。
    这些根本教育如同志愿者们送去的肥皂和毛巾,洗净心灵,擦去污垢。他们,用20年的时间,为我们的社会做了一个证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