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532期 5版——天下父母    “拾荒爸爸”张德远

(2011-03-18 15:03:19)
标签:

杂谈

   79岁的张德远住在山东省临沂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马厂湖镇杭头村,自从1964年下乡支援农村来到这里,他便带着老婆孩子在这里扎了根。张德远是个不幸的人,老伴常年有病,现在只能整日卧床,儿子50多岁了可是智力连3岁的孩子都不如,整天就知道光着屁股在院子里转圈。面对这些,张德远从来没有抱怨过,他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作着,脚踏实地地走着生活的每一步。
                                     “我真的放心不下这娘俩”
  推开张德远家的大门,院子里、屋里,能放东西的地方全都被废品占满了。张德远穿着一件破棉袄正在院子里给废品分类。他告诉记者,年轻时他种过地,一天走百多里路送过窑砖,捡破烂也有30多年了。“只要我还能爬动,我就会一直干下去,老婆孩子都需要我。我也不想给别人添什么麻烦。”张德远憨厚地笑着说。
  张德远育有一儿一女,他的老家在临沂市兰山区考棚街附近,上世纪60年代,他响应国家号召到杭头村进行劳动建设。老伴身体一直不好,儿子也憨憨傻傻,虽然女儿能替他分担一些,但是后来女儿出嫁,这个家就全靠张德远一个人支撑。面对记者的采访,张德远有些不好意思:“我也想承包点地种点什么,或者做点小买卖,可是家里穷,实在拿不出本钱。
    从30年前,我就开始捡废品卖,早上天一亮就去附近转悠,一天下来,能挣上口饭吃。”
  张德远告诉记者,前几年老伴的身体虽然不好,但还可以照看儿子,在家做做饭,可如今82岁的老伴得脑萎缩已经两年,除了躺在床上什么也干不了,张德远每天除了捡破烂还得在家照顾爱人和儿子。
  随后,记者跟着张德远走进他家昏暗的小屋,只见张德远的老伴虚弱地躺在床上,一台破旧的收音机正在兹拉兹拉地播放着节目。
    张德远告诉记者,由于担心老伴待在家里闷得慌,就一直为她开着收音机。“我们都老了,村里对我们也挺好,为我家办了低保,即使我不出去捡破烂也能吃上饭。可我真的放心不下这娘俩,他们都有病,我想多赚点钱,把他们的病早点治好,让他们少受点苦。”张德远一边说着一边为老伴捋了捋头发,掖了掖被角。
  采访时,张德远的儿子一会傻笑一会重复记者的话,但他一直紧紧跟在父亲身边。或许,他永远都无法体会父亲的辛酸,但他一定能够感受到父亲对他的深爱。
                                “汶川的人比我更可怜我要帮他们”
  虽然张德远家里一直很贫困,但这个倔强的男人从来不肯向外人道一声苦。在村民的眼里他就是默默生活在这里再普通不过的村民。大家关注他,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大家都没想到,这个整天蹲在垃圾箱旁边捡破烂的老汉竟然到村委捐了300块钱。
  张德远的村邻周震告诉记者,当时大家都为汶川捐款,大部分人都捐50、100元,村里人都知道他家的情况不好,但没想到他自己跑到村委颤颤巍巍拿出来300块钱,村委知道他家情况特殊,告诉他不用捐那么多,但他坚持把300元捐出来,老人告诉村委:“汶川的人比我更可怜,我要帮他们”。
    周震说:“平时我们都很少关注这个老人,一听说他捐款,大家都挺佩服他。
    这300块钱他得捡多少天的废品才能挣来?自己过得不容易还能想到去帮助别人,这种思想境界,真的值得大家学习。”
  村委的工作人员房庆飞找到了当初汶川地震捐款的名单,看着名单上自己的名字,老人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神情。
    张德远告诉记者,当时他是通过收音机知道汶川人民遭了难,那么多人一下子被压在了建筑物下面,“我捐钱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早一天把人救出来,让那些可怜的人少受一天罪。”
                                “能靠自己的劳动生活我过得很知足”
  村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张德远家一直挺贫寒,但他一直靠自己的劳动生活,从来没有主动到村委要求什么待遇。
    村委考虑到他家的特殊性,给他家办理了低保和农村合作医疗。
  虽然有低保和捡破烂的收入,但因为老伴和儿子需要医药费,张德远一直省吃俭用。他们身上穿的衣服是捡废品时捡来的,屋里的床是床板搭建的,没有沙发,没有电视,甚至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唯一值钱的家当是一部收音机,他收破烂最重要的工具——一辆三轮车已经破旧得几乎散架了,他也不舍得换。当记者问他们多久吃一次肉时,张德远沉默了许久说:“我和儿子都不馋肉,老伴有的时候想吃了,我就买点。”看到这些,记者一行塞给张德远200块钱,一开始张德远说什么也不要,记者再三坚持,他才收下。“我还能劳动,自己能挣钱,拿你们的钱实在有点不好意思。”张德远说。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跟随张德远一同去卖废品。因为三轮车太破旧了,79岁的张德远一路推着三轮车,步行了三里路才到废品站。记者问他:“天天这么推着三轮车走,能受得了吗?”“我身体还不错,再说从年轻时候就是这么干活过来的,能靠自己的劳动生活,我过得很知足。”老人回答道。
  老人的废品卖了十块七毛钱,数着钱,老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李璐 朱武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