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532期 23版——大家讲堂     五伦漫谈

(2011-03-18 14:40:36)
标签:

杂谈

田松林

    作者简介:田松林,1937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沧州国学院常务副院长,自2006年开始,在沧州学校、企事业单位、监狱宣讲《弟子规》,在当地影响很大,本报自本期起,陆续选发他的传统文化专著《五伦漫谈》。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五伦”是一个特定的词组。“五”是一个数字,单讲“伦”,就是次序,条理,辈分。
    “五伦”是指五个方面的人生秩序,人生思想行为的准则。其实质是一个道德问题,也称作“人伦”。我们知道,人生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很多各种各样的相互关系,比如父子、母女、夫妻、兄弟、朋友、上级下级、老板雇员等等。
    在这些相互关系中,谁对谁应当怎样对待?每一个人应当履行什么样的本分?应当怎样做,不应当怎样做?这其中都有一个相互维系的原则,也就是思想行为规范,这就是“人伦”。
    “人伦”是从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维系人际关系的思想行为准则。是人类团结、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安定、国家富强进步的保障。
    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伦理、道德。
    什么是“道德”?我们先讲“道”。“道”是什么?“道”是超越时空的大自然的运行法则,是人类生活所不能背离的,是必须要遵守的。我们看“道”字的写法:左面是个“走”字,右面是个“首”字。就是说,人生下来,“首”先要“走”的就是“道”。人离开了“道”就会是一片盲然,人一旦迷了路,就会造成很多的麻烦,甚至走入绝境。
    比如人的行走,车辆、轮船、飞机的行走,必须都有“道”。汽车有汽车道,火车有火车道,马车有马车道。同一条马路上还设有上道、下道、人行道、自行车道,还有盲道。一切的行动都必须要遵照一定的道路走,只有这样,交通才有秩序,社会才会安定。否则如果不遵照一定的道路走,那就会你撞我、我撞你,相互碰撞,交通就乱了套,道路就会堵塞,就会有各种危险发生,正常的社会秩序、社会和谐就失去了保障。
    人类社会是如此,就连天体也是一样的,太空的星球,它们的运行也都有自己的固定轨道。比如: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如果没有这些自然法则,不遵照自己的运行轨道运动,就会发生星球的胡乱碰撞。如果如此混乱的话,宇宙就会一天也存在不下去。那也就没有宇宙、没有世界、没有人类了!
    所以说这个“道”是不能违背的,是不能没有的。
    人类社会,人生也同样是如此,必须崇尚“道”,遵循一定的思想行为的“道”去生存、去生活、去发展、去进步。否则,人生就不会平安、不会发展,甚至就会生活不下去。
    人生的“道”,在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就概括为“五伦”。
    道德的“德”是什么?“德”就是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背做人的原则,作好做人的本分,也就是对“五伦”的落实与奉行。
    “五伦”是哪五个方面呢?这便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父子有亲是人的天性
    “父子有亲”这是“五伦”的第一“伦”。什么是“父子有亲”呢?从字义上来讲,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密关系。这种亲密关系是由两个方面而决定的,一是先天的,一是后天的。也可以说一是天生的,一是人为的。
    所谓先天的就是说父母与子女的那种亲情,是一生下来就有的,不是什么人所规定的。比如小孩儿一生下来就要吃娘的奶,离不开娘的哺育。这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孩儿离不开娘,瓜儿离不开秧”。父母对孩子的百般疼爱,甚至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比如,汶川大地震中,从废墟中发现一位年轻的母亲,她的身躯是弓着的,用自己的四肢支起了一块安全的天地,身下紧紧地护住了一个尚在吃奶的婴儿。母亲死了,孩子还活着,母亲把自己的手机留在了孩子的身上,手机上有一条短信:“孩子,你如果还能活着,记住,妈妈永远爱你。”
    再比如:三国时一个叫陆绩的人,他六岁的时候随父亲去做客,主人拿出蜜桔来招待他父子。他尝到蜜桔很甜很好吃,就自然地想到了母亲。在主人不备的时候,偷偷地拿了两个藏在自己的衣袋里,带回家给母亲吃。
    像以上这样的亲爱,都是一种人性的自然,是天生的。正如孟子所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这都是与生俱来的。就连狗儿猫儿、鸟禽也都是如此,像羊羔儿跪乳,乌鸦反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孩子小的时候就是父母打他,他也不走,你越打,他会越往你身上赖,你越推他,他越是紧紧地抱住你的双腿不放。这种相亲相依的情爱,只有父母、子女才会有,这便是“父子有亲”。
    既然父母与子女有着这样一种先天的关系,那么也就有了一种后天的,在发展中的人为的关系。我们把这种父子发展中的关系称之为“父慈子孝”。                                                    (连载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