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石家庄市城建学校的退休老师。2000年10月的一天傍晚,家中突发急事,我到邻居刘老师家中借500元钱应急,刘老师家中没有那么多现金。当时有位很白净的陌生女性正在刘老师家做客,见我着急的样子,就借给我500元钱。我以为这位女子是刘老师的亲戚,说了声“谢谢”,就拿着钱匆忙应急去了。
事后不久,我拿着500元钱去刘老师家还钱时,才知道那位女子并非刘老师的亲友,而是一位平安保险的工作人员。刘老师只知该女子叫杨翠霞,1969年生人,原籍秦皇岛青龙县,家中只有母亲和一位妹妹。刘老师也联系不上她。2010年7月的一天,杨翠霞在车上向他招手喊:“刘老师!”可是,汽车一闪而过,这是十年来仅有的一点消息。
为了还钱,我动用了各种关系四处打探,几乎跑遍了平安保险各个点。经查询,该公司有两名与杨翠霞同名且年龄相仿的员工,一个在秦皇岛,2008年才进入公司;另一人在沧州,2003年离开平安。石家庄则没有叫杨翠霞的离职或在职员工。而财险、人寿方面亦无有我所找的人。
我还委托学生打听,在青龙县上坎子村查到年龄相仿的杨翠霞,但经进一步查核,不是我所找的人。后来在石家庄郊县找到两位杨翠霞,经进一步甄别,也不是我要找的人。莫不是我听错了?杨翠霞在兴隆县而不是青龙县?因兴隆和青龙发音相近。于是我又在兴隆县四处打探。果然在该县平安镇平安堡找到一位年龄相同的同名人,一联系仍旧不是我要找的人。
2010年春节前,我给青龙县电视台寄去700元寻人广告费。电视台连续播放三天寻找杨翠霞。没有结果。
十年来,我一直坚持寻找好心人杨翠霞,一次次希望,一次次失望,这成为我的心病。杨翠霞,您在哪里?
最近我看到《家庭百科报》上刊登的《1953年的债务》一文,深为刘志贤老人所感动,也非常理解他的心情。可是他毕竟还是了了心愿。我的债还没还,一到年节,外边放鞭炮,我心里那个愧呀……我想借助贵报的力量寻找当年的恩人——杨翠霞。奢望了却我还钱的心愿!我一辈子也还不清杨翠霞的恩情债!
王登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