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腊月廿三,我第一次来随州农村的男友家,只见门两边贴着黄色的“上天奏善事,下界保安康”的对联。旁边的木板上还贴着用红纸写的“送灶君,民俗灶文化”的一大段文字。走进男友家的灶间,一座老灶头醒目地呈现眼前:灶头上方画着黄色的灶君公公的画像,两边画着“风调雨顺、年年有余”的白底黑色灶画。男友母亲指着灶头下方的一个方块灶画说,这是一个倒放的“福”字,寓意是“福到家”。
此时,灶头上大锅里的水已沸腾。男友母亲把做好的一大竹匾的糯米圆子倒进了锅里。男友父亲在灶台正中的香炉里插上一炷香,然后在两边各点亮一支香烛,再放上水果、什锦糖等贡品。这时,男友母亲揭开了锅盖,锅里的圆子已一个个浮起来,圆子熟了。她把圆子盛在4个碗里,把三碗圆子放在灶台上敬灶君公公,另一碗放在一边的桌子上敬祖宗。接着,男友父母俩一起下跪,向灶君公公一跪拜、二跪拜、三跪拜,嘴里念念有词:愿灶君公公多吃点圆子,多粘上牙齿,不说人间坏话,上天向玉帝奏善事,多言好事。祈望玉帝保佑人间来年丰衣足食。到五跪拜后,他们俩才起身,双手合拢再谢灶君公公。
随后,男友父亲拿起一把刀,在门后的横格上重重地敲了三下,大声说:“灶君公公上天去,妖魔鬼怪别进来!否则有来无回!”说着,把刀插在了门后的横格上。接着,男友在门口点上香,拿出烧纸的铁锅,把门头“上天奏善事,下界保安康”的对联撕下,放在铁锅里烧掉。又在门前的场地上燃放起鞭炮。那一个个“高升”在半空炸响,灶君公公就此被送上了天……
男友告诉我,在乡下过年就是这样拉开序幕。到正月十五,他们还要举行迎灶君公公下界回灶的仪式。吃饭聊天时我说,农村旧房拆迁越来越多,乡村的老灶头越来越少,送灶文化正面临失传的境地。男友父亲正式告诉我说:“即使有老灶头的农家也很少举行送灶仪式了,老祖宗的宝贝不能丢啊!”
欧阳东(湖北省襄阳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