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人民网纽约6月24日电 “由海外华人美术家协会和罗丹国际艺术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曼哈顿之夏—海外华人美术家协会纽约展”23日在曼哈顿下城的画廊拉开帷幕。”
新作“卖陶罐的阿佳” 103x164cm 亚麻布面丙烯 2019年。我前几天为此写了一篇随笔;收到通知有因“有反动内容”暂被加密。 以下仍发上原文;
谢谢纽约朋友的关照,今年意外开始有点展览,参加群展朋友比较多,我早己转发了该展媒体宣传报道。
因时间的原因,大部分画都存放在国内工作室。这里又面临搬家等动荡不安变数。如果画油画的话肯定无法干,继续试丙烯颜料在不长时间里,如头发等每个细节能达到什么极限。有很多失败的地方,丙烯干燥前后深度不一样,而且没有办法像油画那样,比较熟练的使用擦抹的方法来慢慢调整虚实部分,可以讲其制作过程属于相当失控。
最近赶出了两张,上一幅“穿袈裟”是之前一直在画的主题,要说的内容都基本说过。并且幸运的在上个展览开幕式时,同步发表于北京晚报的文章中。
自认为很寂寞,所以一向重视任何展览的机会,并以此鼓励拿出新作。这把年纪,把自己的事情说清楚点重要,以前的经历及故事,也永远比当下的作品更重要。
画中人物的背影素材照片,是1983年我与央美潘世勋老师第一次到日喀则,在去扎什伦布寺路边拍下的。当时拉萨街头及冲赛康市场也能见到这些卖陶罐的人。
当时爱买当地各种的旧陶罐,记得有各类绿铀红陶等等,某次搭随朋友旺久多杰啦的北京吉普车,到堆龙德庆下面的一个村庄,在一农家看到一个挂在墙上,很特殊造型的旧黄铀陶罐,好说歹说给了多少钱也不卖,后来旺久啦进来看到这尴尬的情况,说了几句藏语之后那村民马上就卖给我了,如果没有记错,后来还用这把陶壶从馆里同事叶新生手上交换了另一件好东西。
北京工作室还保存了一个很小的插藏香的红陶器,偶尔来贵客之前也焚香沐浴,用淡淡的香烟来把自己或工作室伪装得接近一座殿堂。当然香已经不再限于是高原上用柏树枝叶磨成粉的种种藏系,还包括了加德满都店里带着具说有催眠沉香味道的,其中最喜欢印度街头卖花小贩用于驱蝇蚊,大概是用自然花粉和香料草本混合出来的一种。
可能是热爱当地的陶罐器皿原因,这个非宗教人物的背影,其干净美丽的发型和光影中造形体的效果,手工织成服装的乡土与厚重感,多年也一直纠缠着我。
背景是一直想画的奇异图像,幸运曾在藏地佛教的壁画和唐卡中,看到的一个特别的图像,是说人的虹化,这也是我近年来一直在试图表达的主题。是根据历史和宗教中出现过的,变幻不定的光效应中,或者让人忘却过去了的过多沉淀。为比我在背景中加了一些丙烯颜料中的莹光色,它本身有一定光泽,比较准确联系上任何传统颜材,大自然中都没有虚构的气场。 .
查询;
1,幻影背景与8世纪的佛教莲花生大师有关。后来人们甚至猜测他可能是一个外星人。
2,彩虹般身体和背景也常出现在佛教医学,占星术及生理学范围,特别七到八世纪期间,金刚乘认为,所有的物质都包括了五种元素空间,坛城,空气水火地球。
以上曾在读看比较细一点的龙王潭的壁画上,也有类似神秘的宇宙观,构成元素和能量介绍,即神与人的身体是一个完整的东西,同时也是宇宙的整体。
并不太清楚以上背景与八三年卖陶罐的阿佳之间有任何具体联系,也许这点才是该画想说的终极问题。也不敢说这又是一次尝试,因为它早早的就在心里面埋伏着,近年来,许多作品都是用同样黑白的主题形象,加虚构和色彩缤纷的背景来说事。阿佳照片是下乡时,用西藏革命展览馆借的珠江D F拍摄,标准镜头的分析率还真不错。所以,一直有把她的头发一根一根地描绘出来的愿望,所以希望这位衣服上沾满白炭灰,世俗生活场景里的姐姐,应该与周围寺庙彩虹般绚丽壁画有必然联系。 虽然黑白的主体和后面的彩色是非传统的。
记忆接近极限年龄,最好记念是把它画出来,这已经变成了生活方式和早晚冥想,为阿佳的视野里加上了祈祷般的彩虹幻想,以唤起人们或自己对过去黑白形体和梦境重叠时刻重要。
农区妇女不是我画过很多的题材。与近年来另类作品相比,这是一张好画吗?其实,自己早已不太再乎某一张画得是否好坏,今天觉得可以的以后也不一定,好好坏坏综合起来即是享受和了愿。
不就是一张画吗?原谅我写这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