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山城步道
(2024-02-26 16:15:12)分类: 休闲 |
登渝中区第三山城步道
曾祥其
第三步道位于渝中区,长约3公里,沿江而建,沿线有山城巷、厚庐、法国仁爱堂旧址、第一水产水塔、抗建堂、市中山医院等历史文化遗迹,是重庆市山地建筑的袖珍博物馆。
比较适宜老年人登山的路线,我认为是由通远门和致江门之间的金汤街开始行走,路线呈一路向下的趋势。而往上走则是让老年人畏惧的事情。因为重庆是山城,山城步道是只能步行的城市小道。与多数城市的小街巷不同,山城步道有很多的上下坡的台阶,也就是当地人说的“梯坎”,很考验体力的。
最典型的就是重庆第三步道。地处渝中半岛南向坡面,由北向南,依次经过市中山医院(原国民党政府立法、司法院)、抗建堂、菩提金刚塔、法国仁爱堂旧址、悬空栈道等,全长1748米。
通远门的前身为镇西门,现存的城墙及城门遗址为明洪武年初,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战乱动荡,通远门城墙在风雨中矗立了六百多年,默默的见证着重庆城历史发展的轨迹。通远门那座小门洞历来是重庆城通往外界唯一的陆路通道。早些年有句话:出了通远门,过了佛图关,就踏上了去成都的路,是的,这里是之前非常重要的城门,也是当时各大势力争抢重庆这个军事要地的攻打点之一,现在城门外还有张献忠攻打重庆的雕像。城楼上的“晨钟暮鼓”、沿着鼓楼巷一直走,这一段路非常清静。抵拢捣拐往坡坡下走(路上的砖很有意思,每一块上面都有一个“合”章),就拐到金汤街,右转就到了领事巷,这个巷子长也约100米左右。在重庆开埠时期,有好几个国家的领事馆都设在这里,比如英国领事馆,法国领事馆等等,成为了高级住宅区域。在1900年,法国传教士在此巷坡上立杆点灯为路人照明,由此得名天灯巷。1972年,这里更名为山城巷。山城巷是重庆唯一一条以“山城”命名的街巷,被称为重庆的建筑博物馆。
山城巷紧邻外国领事租界地,到了抗战时期,这里又成为了抗日将领的官宅区域,有历史名人的公馆,还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建筑和老房子,山城巷的街巷梯道依山而建、沿崖而上,别具特色。山城巷可不是人为打造的老街,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1900年法国传教士在此巷坡上立杆点灯为路人照明,由此得名天灯巷、天灯街,1972年才更名为山城巷。
步道一路上有很多小吃,还有茶摊,可观看表演,还有悬空栈道,可以感受重庆吊脚楼,路边也有很多重庆言子,有点灯会的感觉。据说抗战时期居住在这附近天宫府的郭沫若,就是受到天灯街感染启发,才写出来“天上的街市”这篇著名的文章,那缥缈的感觉让我们儿时羡慕不已。
说说重庆九开八闭古城门之一的通远门古城墙。经常乘公交车经过七星岗站,看见通远门古城墙和那雕塑感觉是不深的。只有来到背面,才会震撼于古城墙的沧桑古朴,历史的刀将古城墙雕刻出来历史的味道,才似乎觉得脚下的金汤街不再是以前以为的是火锅的金汤,而应该是成语的“固若金汤”的金汤,这古城墙就是最好的证明。然而,金汤街的金汤二字,我还说疑惑不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