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永乐山川
永乐山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45
  • 关注人气:1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瓜

(2023-11-22 15:55:13)
分类: 邮集编辑

南瓜

 

在中国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和《红楼梦》里,都出现了南瓜。《西游记》第十回:太宗又再拜启谢:“朕回阳世,无物可酬谢,惟答瓜果而已。”十王喜曰:“我处颇有东瓜、西瓜,只少南瓜。”太宗道:“朕回去即送来,即送来。”《西游记》里南瓜的出现,带来的信息恰好证明了南瓜传入中国的时点:南京世德堂刊刻的《西游记》出版时间约在万历二十年(1592)前后,书里十王对南瓜的新奇,恰恰印证了南瓜是在明代进入中国的。吴承恩在写《西游记》时,把当时的新奇作物“南瓜”揉进了这个唐朝的故事中。

到了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里,刘姥姥进大观园,带的“伴手礼”是自家地里种的“枣子倭瓜并些野菜”。第四十回众人行牙牌令,鸳鸯笑道:“凑成便是一枝花”,刘姥姥两只手比着,说道:“花儿落了结个大委风。51得众人大吴

刘姥姥口中的倭瓜就是南瓜。因为在历史上,外来食物在中文命名里常被打上标记:西域传来的蔬果,多以“胡”字开头,如胡萝卜、胡椒;明清以后的新食物,更多从海路传入,名称大都冠以“番”“洋”或“倭字,比如番椒(辣椒)、洋芋(马铃薯)等。当时的人认为南瓜是被葡萄牙人引种到日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后进入中国的,因此,得名“倭瓜”或“南瓜”。

粗粗算来,南瓜在我国的种植史已有500 多年,除了“倭瓜”,南瓜还有不少别名,如番瓜、金瓜、北瓜、饭瓜等。“饭瓜'中的“饭”字,说明南瓜担任过救济粮的角色。编于嘉庆年间的《法华镇志》说它:“肉深黄色,味甘,蔓生墙阴隙地。煮食令人饱,乡人称之曰饭瓜。”和美洲原生的玉米、土豆一样,南瓜易于种植、生长快、产量也高,像刘姥姥家那样的农村小院里常见南瓜爬藤,荒年可代粮,平日里也是营养美食。古人也已认识到南瓜的养生用途,清代王秉衡在《重庆堂随笔》中说南瓜“味甚甘,蒸食极类番薯,亦可和粉作饼饵。功能补中益气”

优点如此明显的南瓜,遇到地域宽广的美食大国,势必碰撞出美味的火花。即使不去细究清代南瓜的种植面积,单从层出不穷的南瓜食用烹饪法,也能看出清代以后南瓜的受欢迎程度。比如清代高士奇觉得老南瓜更好吃:“南瓜愈老愈佳,宜用子瞻(苏轼的字)煮黄州猪肉之法,少水缓火,蒸令极熟,味甘腻且极香。”乾隆年间者成的《同鼎果》里有理关盅”:“南瓜瓢肉,拣圆小瓜去皮挖空,入碎肉、蘑菇、冬笋、酱油,蒸。”而在清代美食家袁枚《随园食单》里,南瓜竟然可以拌蟹肉吃:“将蟹剥壳,取肉、取黄,仍置壳中,放五六只在生鸡蛋上蒸之·....·杨兰坡明府,以南瓜肉拌蟹,颇奇。”

南瓜浑身是宝,瓜肉软糯香甜,茎、叶、花也都可食用。《邱志补》记载,南瓜的嫩茎被称作“富贵菜”;清末何刚德的EA“花叶均可食,食花宜去其心与须,乡民恒取两花套为一卷其上瓣,泡以开水盐渍之··...·以代干菜”。就连南瓜子,也在明代嗑瓜子的民俗里流行,到清末民初时,与西瓜子、葵花子一起形成瓜子界的“三足鼎立”

(摘自《北京日报》艾栗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杂交水稻
后一篇:集邮小文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