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永乐山川
永乐山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45
  • 关注人气:1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卜敬恒-漆志才

(2023-08-04 17:18:54)
分类: 书画

【画家简介】嘉州画苑卜敬恒,1945 年生,乐山人。嘉州画院顾问、乐山市美术家协会顾问、四川省美协会员、《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特聘画师。有大量作品在海内外展出并被收藏。

这些年来,画家卜敬恒似乎淡出公众视线,深居简出,少有露面,近日,敬恒兄难得忙里偷闲,与我相约茶聊,眼前的他仍是那样精神矍铄,热情健谈,风采不减当年。

回顾自己的艺术生涯,卜敬恒开门见山就说:“是画画改变了我的人生!”绘画对他来说就是与生俱来的喜爱,嘉山嘉水的灵气和神韵,从小就在他心中播下艺术的种子。上世纪60年代末,卜敬恒拜师著名画家李琼久门下,恩师的言传身教,促进了他画艺技能的提升。1980年李琼久创建嘉州画院,曾经在工地上打零工的卜敬恒,才得以调任画院为职业画师。

差不多有10年时间,在琼久老师的指教下,卜敬恒潜心山水画的创作与研究,多次跟随老师到各地写生,将山川灵气与自身审美体验交融于心,流动于笔。在画山水画的过程中,琼久老师又建议他试画花鸟,由于画山水有着一定的经验积累,他很快就找到了自己写意花鸟画的笔墨语言。

卜敬恒的山水画,追求并力图表现“雄健雅逸”之美,大胆构图,气势雄浑,境界奇伟,正大而典雅,壮美而和谐。他的写意花鸟画,秉持“用色如用墨”的理念,以疏密交错的长线与大面积的墨色块面结合,以墨色的干湿浓淡表现丰富内容,造型夸张,极富情趣,构成了大格局、大气象、大情怀的个人艺术风貌。

在数十年的丹青生涯中,卜敬恒画山水亦画花鸟,相互开拓、相互升华,成绩斐然。1992年他在四川省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2007 年在四川省诗书画院举办卜敬恒师生画展;2011 年在省艺术创作交流促进会和《华西都市报》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

在谈及嘉州画院和嘉州画派时,作为嘉州画派的中坚,卜敬恒感慨万千,一种强烈的愿望溢于言表。他说,40多年来,李琼久开创的嘉州画派已成为乐山文化的品牌,在全国书画界也声誉日隆。如今,嘉州画院的新生力量正在崛起,现已有了嘉州画派第四代画家。对于青年画家的引领,卜敬恒深感责任在肩。多年来他以画派传承为己任,无私奉献,亲力亲为,热情指导,并积极为新一代画家们搭建平台。前些年,也许是对自己学生弟子的期待较高,卜敬恒曾经有过忧虑,甚至担心,近年来看到弟子们个个刻苦钻研,勤奋耕耘,作品大有进步,体现出各自的创新水平和实力。嘉州画派的传承看到希望,先师的遗愿得以实现,卜敬恒由衷地感到欣慰和高兴。



      漆志才,号大易子、有无居主,别署笃行学人。1947年生于乐山。中国手指画研究会副会长、嘉州画院画家、五通桥政协书画院院长。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作为礼品赠送日本国博物馆收藏。


漆志才:笃志力学 艺才生魂

      漆志才是一位个性独特的画家,思维灵敏,博学善思,在他笔记本上有段感言:“人的一生在于学,在于思,在于行,笃行特立,不可人云亦云,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随着他经历越多,领悟得越发透彻,正如他一脸蓄着的大胡子,与众不同,为他艺术生涯增加了一个鲜明的标签。

      漆志才少时曾师从李道熙先生学画,18岁时经画友引荐拜师于李琼久先生,得其亲授指点,学艺大有长进。他也经常聆听乡里前辈胡道一、毛企华先生谈古论今,受益良多。后来漆志才进入亚西机器厂工作,凭着自己的勤学与才智,很快从普通工人成长为机械工程师。

     上世纪90年代初,漆志才毅然“下海”,离开乐山,独自闯荡。他深情倾注山水,沿途寻幽览胜,求师访友,足迹遍布神州。漆志才在外打拼数十年,无论大千世界多么精彩,无论时态风云如何变幻,唯一不变的人生信条,还是对绘画艺术的执着追求。他客居京华五载,岭南十年。在京期间,有幸得到何海霞、高冠华、黄铸夫先生的教诲,作品在广州展出时又得关山月、杨之光先生的好评,让他学艺信心倍增。

    “阅读是一种高尚的心智锻炼。”漆志才特别喜好读书,尤其对绘画理论、东西哲学、现代美学、诗词曲赋等情有独钟。他力学笃行,从书中收集到“灵感”,然后用心去做学问。三十多年来,他写有十多本学习笔记,谈绘画与艺术,谈治学与人生,把自己的心得与见解凝注笔端,揣摩心间。

      在山水画创作中,漆志才追求厚朴、率性的笔墨,时刻提醒自己要避免俗气与浮躁。作品以写实为基础,注重形体结构,以及线条、皴法、光影和色彩的变化,画作以书入画,巧拙互用,细腻优雅,沉稳老辣,不失质感。看得出他的山水画中有着古画的影子,但不拘泥陈腐,而是寓传统韵味于时代精神之中。

      漆志才可谓自学成才,从艺多年,仍谦虚勤勉,真诚待人。一直以来,他最是信奉(法)作家阿尔贝·加缪的一句名言,“不要走在我的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老照片
后一篇:杂交水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