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古八景

标签:
杂谈 |
分类: 重庆 |
http://s16/middle/71efd2fbg7962cf02508f&690
http://s3/middle/71efd2fbgbddc162b7bd2&690
http://s4/middle/71efd2fbgbddc163e7f23&690
http://s5/middle/71efd2fbgbddc166c0764&690
http://s2/middle/71efd2fbgbddc16894c91&690
县西英山(又名阴山)上有一洞,下有灵渊(水潭)。相传,龙居其中,故名龙洞,又名英山洞。泉水淙淙,生当旭日东升,烟雾蒸腾,灿如霞漪,因名“龙洞朝霞”。附近有干龙洞,亦高广幽深。明代永川教谕诸华、永川知县张时照及清代永川诗人李天英、凌冲霄等均有题咏。今已将水龙洞与干龙洞连通,拟避为新的旅游景点。
张时照有诗云:
积水依灵物,烟云吐纳中。
朝来作霖雨,不与赤霞同。
县南五间乡西南8里,有圣水寺。此地溪水环抱,竹木苍翠,景色宜人。寺内原藏有明代洪武年间所颁佛经,后运藏于县城僧会寺,并有铜佛5尊。后佛经与铜佛均散失。
寺后横卧1石,高迄屋梁,宽3丈余,长6丈。石上有两孔,如碗口大小,深不可测。水清澈,久旱不干,因名“圣水双清”。岩下有古洞,深10余步,壁上刻有佛像,或坐或立,刻工精湛,极为美观。
明代永川罗勋有诗刻于壁:
白云堆里一逃禅,圣水惊看泛二泉。
海眼冲山活泼泼,琼浆裂石细涓涓。
露盘交溢仙人饵,流水双收隐患缘。
怪底化机随处显,亟称何坦在前川。
在永昌镇西南60里(今永泸乡)石松坪,有松化石。石上有松状纹。石长三五尺不等者百节,大的有两人合抱,因名“石松百尺”。清乾隆《永川县志》载:“旧有峰如松,高可十丈,坪因以名,一日震雷碎之,分裂江泸间,其址尚存。俗呼雷烧松,杜工部诗所谓:‘万年松化石’即此。”今永川县文化馆内存有石松化石。
明代永川县教谕诸华有诗云:
昔人浪说康山石,此处相传霹雳松。
凿壁青针磨岁月,眠云赤甲自春冬。
日中惯作擎天盖,月下惊看伏地龙。
造化钟灵多莫测,使人千载忆元封。
永昌镇南15里有八角山(形如八角),后起一峰,攒簇如画,青霭隆然,因名“八角攒青”。山上有古庙名八角寺,寺中只有罗汉17尊。相传罗汉自井中汲出。汲至第十八尊时,汲者一笑,遂坠井,不能复汲。寺创于宋,盛于元明,几经兵 ,颓毁已甚。清代永川知县萧何复重修,有碑记之。山高,可远眺县城,风景秀丽。
清代永川诗人李天英有诗云:
自笑浮生五十年,茫鞋才踏八峰巅。
星辰错乱平垂地,头角峥嵘欲上天。
野竹绿侵松径里,霜枫红到寺门前。
斜阳送客还留客,看取山城万灶烟。
铁岭乃铁山,在县城东15里,其山石色如铁。山上有场名茶店。据传,明惠文帝过此,曾在此休息饮茶,因名茶店。场西大路边有石碑刻“铁岭山”,每字大约3尺见方,系明嘉靖年间巡按、天津人李饮书,至今犹存。铁岭纵横10余里,中名铁山坪,风景优美。附近有莲池坝。池中实无莲,惟多石孔,与莲相似,十分美丽,因名“铁岭夏莲”。
明代永川罗勋有诗云:
水流石窍满芳堤,涌出奇花铁岭迷。
岂有灵根来玉井,还疑静植借莲溪。
胭脂着雨鲜如洗,翡翠飘风软欲携。
景运有开先灿烂,依稀桃李自成蹊。
桂山,又名桂子山,在永昌镇北箕山上,其旁支曰北山。相传此山多桂树,四时青秀。每当秋天月夜,浓郁丹桂,花色灿灿,树影珊珊,芬芳四溢,妩媚迷人,因名“桂山秋月”。有好事者在此曾立石碑,镌“桂山钟秀”4字,后人称之为仙花山。
明代永川县教谕诸华有诗云:
桂子山前桂子丹,清虚往复即奇观。
天香暗逐秋风回,树影平分月夜寒。
窦氏新枝花灿灿,太邱老干玉珊珊。
西台高处联云馆,岁岁馨闻麝与兰。
县城南30里双凤场(今双竹乡)外3里许,有小溪名大竹溪,细竹繁茂,丛生夹岸,姿态婆娑,怪石峥嵘,景极幽丽,即或无霜露之晨,竹上亦有雨滴痕迹,因名“竹溪夜雨”。下游有1石岩,好像狮子口,口中有古石刻,后因塑观音像,刮去大半,剩下的已不可辩识。
清代永川诗人李天英有诗云:
春风吹碧波,夜雨半蒿足。
桑柘已满林,不见桥南竹。
红襟双燕子,剪波一溪绿。
先耕陇上田,次播门前谷。
针水闻好雨,不用豚蹄祝。
丰年击壤声,依依在茅层。
永昌镇南郊龙门堤处(今名三岔河),是永川河与猴溪河(今东门河)、文曲河(今玉屏河)的汇合点。三河汇流,形如篆文“永”字,秀水碧小组,犹如一幅天然字画,因名“三河汇碧”。
明代正统年间,永川县教谕华曾赋诗:
北注西倾南控濠,纵横缭绕胜挥毫。
流成永字三江秀,汇入碧川万顷涛。
风雨不将图籍浸,豁山应共锦云高。
仓王去后留遗迹,鸟篆千年起凤髦。
明代万历年间,永川知县张时照也写了一首诗:
江盘巴字异,永字并称奇。
万里连江汉,朝宗羡委蛇(wēi yí)。
他把三岔河在永川县城南郊绘成“永”字与长江在重庆盘成“巴”字形相比美。这两首诗都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时“三河汇碧”的绮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