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照片上的美国拍摄故事  编导:冯珈

(2015-12-25 10:37:44)
标签:

杂谈

http://ww4/large/71ef3885jw1ezbp5p7cqvj21kw11x46n.jpg 编导:冯珈" TITLE="​照片上的美国拍摄故事  编导:冯珈" />                                                编导冯珈
2016年的春天就要来啦!《铁在烧——志愿军第63军铁原战记》摄制组的春天也在悄悄临近!我们摄制组笑称的“铁板烧”在持续两年的文火慢烤后,现已进入到出锅前的爆炒阶段!
看着我们拍回来的各种珍贵视频,还真是颇为感慨前期的拍摄经历,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在美国拍摄的故事。
http://ww3/large/71ef3885jw1ezbp6l2a7sj21kw16o7ir.jpg 编导:冯珈" TITLE="​照片上的美国拍摄故事  编导:冯珈" /> 
    为了了解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对手——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2013年10月3日,做足案头准备工作的《铁在烧》摄制组从北京出发,充满期待地奔赴美国,准备用23天的时间查找相关历史资料、采访老兵和专家。
http://ww2/large/71ef3885jw1ezbp6xqnedj20qo0k0go4.jpg 编导:冯珈" TITLE="​照片上的美国拍摄故事  编导:冯珈" /> 
这两张照片今天依旧保存在我的手机相册中。看到它,依旧能想起当时初到纽约时的兴奋。这是我们工作的第一天。为了加快拍摄节奏和适应美国的拍摄环境,刚抵达纽约,来不及调整时差,我们便开始了街景的拍摄。我们来到了纽约最具代表性的地段之一——曼哈顿。虽然小伙伴们刚刚经历十几个小时的旅途劳顿,但对于来到美国即将开启一场战争档案的寻迹之旅,创作的亢奋依然写在每个人的脸上,期间还不忘合影留念,记录下这“战斗即将打响”的那一刻。
http://ww2/large/71ef3885jw1ezbp75qqmrj21kw23u1j1.jpg 编导:冯珈" TITLE="​照片上的美国拍摄故事  编导:冯珈" /> 
    然而,兴奋之余,一个个坏消息接踵而至,我们在国内就沟通好的一位美国老兵协会会长突然切断了与我们的所有联系,另一位之前在电话中十分热情的美国老兵在得知我们已到达美国后也突然拒绝了我们的采访。而早前联系好的几位美国专家中,有两位专家因临时有事也表示不能接受我们的采访。就在我们感到非常沮丧时,又一枚重磅炸弹向我们投来——美国政府宣布关门。这导致了美国国会图书馆和美国国家档案馆也关门放假,而开门的时间,谁也不知道……我们此次需要查找的大量珍贵资料,很多都在这两处,难道我们远渡重洋却要铩羽而归吗?我们的拍摄计划和行程完全被打乱。那一刻,我们的心情难以名状……
http://ww4/large/71ef3885jw1ezbp7iuj96j20b408caay.jpg 编导:冯珈" TITLE="​照片上的美国拍摄故事  编导:冯珈" /> 
而不管怎样,工作都要继续,问题也要一个个克服和解决。在遭遇了一个又一个闭门羹之后,我们决定不到最后关头,决不放弃。于是,我们临时调整拍摄计划,先拍能够拍到的内容,同时动用各种渠道联系参战老兵和相关专家,我们摄制组的翻译兼联络官薛欣同学几乎每晚做的事情都是写邮件,收邮件。我们的小心脏也随着收到的邮件内容起起伏伏。
http://ww4/large/71ef3885jw1ezbp7pw84nj21kw0ev45v.jpg 编导:冯珈" TITLE="​照片上的美国拍摄故事  编导:冯珈" /> 
后来,在美国佐治亚州,我们见到了佐治亚大学历史系教授威廉·斯图克。威廉·斯图克教授家里有一个巨大的游泳池,因此我们都叫他“游泳池教授”,“游泳池教授”不厌其烦地配合我们的拍摄,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他尽可能详细地讲述了他所了解和研究的历史细节。
http://ww1/large/71ef3885jw1ezbp7zirvxj21kw16o79y.jpg 编导:冯珈" TITLE="​照片上的美国拍摄故事  编导:冯珈" /> 
    而与此同时,幸运之门也为我们缓缓打开了……
在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有一座以美国前国防部长乔治·马歇尔的名字命名的图书档案馆——美国乔治·马歇尔基金会图书档案馆。这里收藏了很多马歇尔捐赠的珍贵资料。档案馆主任保罗·巴伦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在我们到达之前,他就已经把我们在电话中提到的所需相关资料找出来供我们筛选,使我们的效率大为提高。在这里,我们得到了十分珍贵的解密档案。如此愉快的工作过程,当然要存照留念!这一回,照片上的亮点很多哦!
http://ww2/large/71ef3885jw1ezbp89zdvnj21kw23ugwc.jpg 编导:冯珈" TITLE="​照片上的美国拍摄故事  编导:冯珈" /> 
    再后来,我们得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美国政府开门啦!我们像寻宝一样走进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在这里,我们收获颇丰!
http://ww1/large/71ef3885jw1ezbp8gijp9j21kw23uqpo.jpg 编导:冯珈" TITLE="​照片上的美国拍摄故事  编导:冯珈" /> 
    幸运之门此时开得更大了!
在美国麦克阿瑟纪念馆,档案保管员听说我们遭遇老兵采访拒绝后,热心地帮我们联络他所认识的美国参战老兵。惊喜的是,三个小时后,当年参加朝鲜战争的老兵比尔·尼莫就来到了我们面前,愉快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http://ww2/large/71ef3885jw1ezbp970b7nj21kw16odq7.jpg 编导:冯珈" TITLE="​照片上的美国拍摄故事  编导:冯珈" /> 
    幸运不断在延续。尽管遭遇闭门羹,我们还是鼓足勇气,通过美国老兵协会网站上提供的地址,决定直接上门拜访一位老兵碰碰运气。我们选择了目前正在经营一家旅游公司的老兵沃伦· 维德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是一名陆军上校。一开始,老人对我们并不信任,我们能做的只有尽最大努力表达我们的诉求,慢慢的,老人被我们这群年轻人打动了,同意改日接受我们的采访。期间的等待让我们十分忐忑,总怕老人会中途再次改变主意拒绝采访。然而,当我们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前来采访的时候,一个细节感动了我们所有人,老人特意系了一条在中国旅游时买来的红色熊猫领带,并说他非常喜欢中国,中国人非常热情。后来,我们叫他“熊猫领带老兵”。
    Nice!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遇到的各种难题逐一得到了解决,当我们的美国之行即将结束的时候,掂量着为烹饪“铁板烧”而采购的原料,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尽管在20多天的时间里奔波了大半个美国,身体承受几乎到了极限,但我们依然非常开心!
http://ww1/large/71ef3885jw1ezbp8vazfzj21kw11xwua.jpg 编导:冯珈" TITLE="​照片上的美国拍摄故事  编导:冯珈" />
    对于《铁在烧——志愿军第63军铁原战记》,我们希望这道历史大餐不仅用料上乘,还能味道十足,让您品尝后回味无穷!努力过,不遗憾。

        五集文献纪录片《铁在烧》今晚20:06播出第二集,欢迎收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