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英:《六尺巷》
在安徽省桐城市繁华的闹市区,有一条被当地人叫作“六尺巷”的谧静小巷。这条背街小巷看似寻常,却有着一段不平常的来历。
清康熙年间,一天,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收到了从老家桐城寄来的一封家信。信中说,邻居和自己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打起了官司。家里人希望张英给桐城地方官打个招呼,打赢这起官司。
张英看完信后,就写了这首诗寄给家人。
张英的家人看到此诗后,拆掉围墙,向后让了三尺。邻居家在感动之余,也向后让了三尺。一条六尺宽的小巷从此出现在这座江南小城。
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这就是一代儒臣道德风范的体现。大度做人、严于律己的张英和他的儿子张廷玉,被人们称为“父子宰相”。父子两人先后为官数十年,都留下了为官清廉、人品端方的美名,成为名震一时的贤臣良相。
更多精彩内容,请收看1月9日至16日CCTV-9每晚20:00播出的纪录片《鉴史问廉》。
前一篇:《鉴史问廉》之于谦两袖清风
后一篇:《鉴史问廉》之“一字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