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花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18-10-16 16:29:19)
标签:

教育

体会

教案

分类: 教案分享

梅花魂教学设计及教学设计

刘一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并展开合理的想象。掌握“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方法。

  2.培养朗读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对重点词句的感悟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教学中采用创设情境法,运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

  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情感态度价值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难点:  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谈话导入:

  1 图片、诗句引入:出示“盛开的梅花图”,“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像这样无数赞美梅花的优美诗句,可谓是字字含情,句句铿锵。你能说出一些来吗?

  2、复习旧知、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题目“梅花魂”指的是什么?(梅花的精神)课文通过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读诗落泪、珍爱梅图、有国难归、赠墨梅图、送梅手绢)

  3、引入课题:千百年来,中华儿女为何对梅花情有独钟,文中的老华侨又是怎样表达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围绕这五件事继续学习第六课《梅花魂》。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由梅花想起外祖父)

  1、问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想起外祖父的呢?(作者看到故乡那一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开了,让作者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漂泊他乡的外祖父。)

  2、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读诗落泪)

  1、问题;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诗落泪),外祖父教我读的什么诗?你知道完整的古诗怎么背吗?

  2、出示:体现思乡之情的三首古诗(大屏幕) 问题:这些诗都表达了作者的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指名答。

  3、归纳:诗句字字写的都是乡思、乡愁,怎能不拨动外祖父那思乡的心弦呢?他由诗句想到自己,思乡之情不能自已,因而潸然泪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4、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5、带着感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珍爱梅图)

  1、过渡句:同学们,从“读诗落泪”这件事我们知道外祖父对家乡有深切的思念,他为什么对梅花却情有独钟、分外爱惜呢?请找出外祖父赞美梅花、珍爱梅花的语句。

  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3、小组派代表发言。

  4、出示:外祖父赞美梅花、珍爱梅花的语句。(大屏幕) 针对重点语句进行重点理解、体会、交流,教师做适当点拨。

  5、指名读重点语句。

  6、齐读这段话。

  五、学习第四——十一自然段(有国难归)

  1、过渡句:同学们,外祖父之所以对梅花图特别爱惜,是因为梅花在他心目中是祖国的象征,那么外祖父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体现在哪里?请同学们齐读这部分。

  2、指名答。

  六、学习第十二——十三自然段(赠墨梅图)

  1、过渡句:同学们,外祖父思念家乡,对墨梅图分外爱惜,对祖国有着浓厚的感情,那么对外孙女又有什么希望呢?请同学们自由读十二、十三自然段,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出探究性问题。 问题一:外祖父送“我”墨梅图、梅手绢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二:梅花的秉性是什么? 问题三:为什么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问题四:我们中华民族有哪些具有民族气节的人物?

  2、小组派代表解决问题。 (此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一种质疑精神。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质疑中,自己学会解决问题,培养自学的能力。) 出示:体现梅花秉性、表现梅花品格的段落。(大屏幕)

  3、男、女生比赛读。 出示:在风欺雪压中盛开的梅花图。

  4、出示:体现梅花象征精神的段落。(大屏幕)齐读。

  5、视频:具有民族气节的人物。(大屏幕)配解说词。

  6、归纳: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的品格,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在外公心中,梅花就是祖国的象征。

  七、学习第十四——十五自然段(送梅手绢)

  1、请同学齐读十四、十五自然段,思考:临别时外祖父送给了“我”什么?象征着什么?

  2、指名答。

  八、学习第十六自然段(由梅花图和梅手绢想起外祖父)

  1、请同学齐读十六自然段,思考:它与第一段之间有什么联系?

  2、指名答。(前后呼应、首尾连贯) (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学会运用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以后的习作,为以后的习作作好铺垫。)

  九、归纳总结,畅谈感受 出示:(大屏幕)

  1、本文通过记叙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表达了外祖父的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十、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出示:(大屏幕)

  1、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了梅花具有不畏严寒、刚强不屈的品格,你知道有关梅花的诗句吗?

  2、在积累本上摘抄有关梅花的诗句。

  板书设计:          

                                  

  1、吟诗落泪         

  2、珍爱梅花图    思念祖国       

  3、不能回国而落泪   爱国之心         

  4、送墨梅图

  活动总结:《梅花魂》一文讲述的是华侨老人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去体验作者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课件展示写梅花的诗,展示梅花图片,而后,我便引导学生体会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征的含义,通过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层层引出.并从外祖父一系列的举动中让学生感悟出,梅花寄托着外祖父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由的空间。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学习语文的能力,还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主要是让学生利用以前在讲读课文里学到的理解文章的方法,来自学课文,老师只作点拨,引导。教学中,我注重了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在独立阅读中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首先,进行多形式读,通过默读、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等形式,提点学生用恰当的语调、感情读出外公对我说的“语重深长”,我听到回国的“欢乐”,外祖父训斥妈妈的“生气”,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分别对悲伤,为深入领悟“花魂”,爱国情打下基础。其次,扶放结合,读议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文中五个小故事,我详细指导学生理解第一个小故事的方法,抓重点词、重点句外,再辅以问题导读,使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其他四个故事则由学生通过读书后自画重点词、重点句,自设导读问题去逐一理解,培养学生的学法。最后,抓重点词、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爱国之情,文中写外祖父,一遍又遍“我”唐诗宋词,分外爱惜黑梅,不能回国时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郑重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黑梅图,回国分别时“我”觉得外祖父衰老了许多,而且泪眼朦胧……都是体会外祖父强烈的思乡爱国的重要的词句,在讲课时让学生细细品味。 不足:一节课下来,感觉学生对有些重点句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更深地理解它深层的含义,我想,应该还是读得少,虽然课堂上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但是学生不是用心在读,而是为了读而读,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苦口婆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