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卫与葫芦》阅读理解

标签:
初中语文葫芦岛梁冰老师文化 |
分类: 文学类阅读 |

《清兵卫与葫芦》阅读理解
1、本文作者是
2、 清兵卫花一毛钱买的葫芦,最终被古董商以六百块钱的高价卖了出去.这说明了什么?这个结果与前文的哪些内容构成对比?
3、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请兵卫对葫芦的痴迷?你认为哪个地方写得最传神?
4、作者很善于以简练传神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结合上下文,体味下列句子描写的传神之处,并根据其中的一句,说说清兵卫此时的心理活动。
1)于是这个清兵卫葫芦,终于当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哭一声。
2)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旁边发呆。
3)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
5、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清兵卫的性格特点。(6分)
6、“葫芦”在小说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7、清兵卫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请结合文本陈述你的观点并分析。(8分)
8、清兵卫在后街发现的葫芦带给他莫大的兴奋,他跑回家拿钱把葫芦买下。平时他天天去街上看葫芦,但惟独这次这样激动,清兵卫的反常表现暗示了什么?
9、作者在文章的后面为什么要写到那只被没收的葫芦的下落?为什么要一层一层地道出那只葫芦的价值?
10、选段中写教员对学生爱好的难容,其实反映了当时怎么样的社会现实?
11、教员说“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清兵卫的父亲也骂他“没出息的孩子”,甚至还说“像你这种家伙,赶快给我滚蛋吧”,你对此有何看法?请谈谈你的感受。
12、清兵卫最喜欢的葫芦被没收时“连哭都没有哭一声”,他的父亲把柱子上的葫芦砸碎时,“只是脸色发青”,由此可看出清兵卫怎样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