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过故人庄浣溪沙赏析题

标签:
初中语文葫芦岛教育梁冰老师文化 |
分类: 诗词赏析 |

游山西村过故人庄浣溪沙赏析题
1、对《游山西村》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紧扣一个“游”字,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B.一、二句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品性。
C.五、六句描绘乡村社日前热闹情景,“古风存”盛赞了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
D. 七、八句写主观心境:山西村夜晚中的景色更美,我若有时间,定在晚上乘夜色出游。
2、对《游山西村》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3、对《游山西村》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4、对《游山西村》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歌朗读的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衣冠/简朴/古风/存”。
B
“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句写出了农民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的性格。
C
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D
全诗都是写实,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
5、对《游山西村》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
B.本诗以“游”为线索,写了诗人的见闻和感受。“足鸡豚”、“春社近”和“闲乘月”可以感受到山村淳朴的民风。 |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也写探索前行时的感受,更是蕴涵人生哲理。 |
D.诗人陆游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屈辱投降,渴望国家统一;风格雄浑豪放。 |
6、对《游山西村》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一、二句用“莫笑”和“足鸡豚”这些亲切的词语,表现了村民待客忠厚真挚的情态。
B.诗的第三、四两句描绘出绿树荫荫、鲜花灼灼,令人惊喜的景象。
C.诗的第五、六两句,写这里的民风民俗,箫鼓齐鸣,衣冠简朴,表现了诗人认为这里的民风民俗落后守旧。
D.诗的最后两句,是作者抒发感情。但愿从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7、下面是对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理解,选出不恰当的一句( )
A、首联写老朋友邀我去农家做客。“鸡黍”、“田家”透出老朋友家浓浓的田园气息。
B、颔联“和”“斜”两字运用精妙,描绘出一幅绿树环绕、青山斜隐的美丽迷人的图画,表现了诗人的愉悦之情。
C、最后两句写诗人与老朋友相约重阳再聚,表现出老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令人读后余味无穷。
D、全诗叙述了诗人到农家做客受到热情款待的经过,流露出诗人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8、下面是对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理解,选出不恰当的一句( )
A、诗人去的地方是田园,诗中又写田园风光,用鸡待客是农村习俗,谈话内容是农事,可以算是田园诗。
B、开头两句是叙事,交代“过故人庄”的原因,主人待客仅用鸡黍(泛指饭菜,杀鸡待客),客人一请就到,说明主宾之间感情融洽,不拘常礼,友谊极深。
C、第三、四、五、六句描绘了优美的田园风光,由写景转而写人事。写出了树木的繁茂,青山的遥远以及把酒话桑麻的心旷神怡。
D、这首诗从头到尾都是平铺直叙,从接受邀请、赴宴、喝酒一直写到辞别,用的都是口语,写得淡而无味。
9、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