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十则中考题汇编

(2013-11-03 21:34:37)
标签:

2013中考语文试题

百川教育

教育

梁冰

初中语文

分类: 文言资料

论语十则中考题汇编

《论语十则》中考题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述而》)

子曰:“学如不及④,犹恐失之。”(《泰伯》)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⑤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⑥,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注释]① 识(zhì):记住。  ② 厌:满足。③ 好古:爱好古代文化。

④ 及:赶上,追上。   ⑤ 鄙夫:鄙陋浅薄的人。 ⑥ 亡:指不知道的东西。

9.《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3分)

(1)【学】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2)【省】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

(3)【诲】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4)【知】是知也/日知其所亡

11.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2分)

   

12.请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2分)

   

1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2分)

   

14.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2分)

 

15.选文后五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4分)

      

(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于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________(2)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图:___________

(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之:___________(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而:___________

1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 3分)

 

1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次谈对你的启示。(3分)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7-11题。(15分)

[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

注①敧(qī):倾斜。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

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1)知之为知之(                     (2)是知也(           

(3)思而不学则殆(                   (4)满则覆(            

8.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4分)

(1)诲女知之乎?

(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9.[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

答:                                    

10.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______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_____与______应该相结合。(2分)

11.(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1分)

答:                                        

(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2分)

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②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损矣。”(《季氏》)

  ③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④子夏日:“日知其所亡⑤,月无忘其所能⑥,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

  【注释】①[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②[便辟(pián pì)]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③[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④[便佞(pián nìng)]善于花言巧语,丽言不符实。⑤[所亡]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⑥[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   从:            

(2)学而不思则罔     罔:_____________

(3)可谓好学也已矣   好:____________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思而不学则殆。

 16.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  (4分)

 

内容

主张

第①则

择师之道

 

第②则

 

交益友,拒损友

17.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④则内容的理解。(4分) 

                                      

一、基础知识

1、本文中的“子”指的是       ,名      ,字     ,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学派创始人。

2、《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体著作。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3、特别注意的是,本文的作者不是孔子,而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4、重点字词的读音

(1)说(yuè )乎  (2)论(lún )语  (3)乐( yuè )乎

 (4)不愠( yùn    )(5)三省( xǐng   )(6)传( chuán  )不习乎 

(7)罔( wǎng ) (8)殆( dài )(9)诲女( rǔ )

5、出自本文的成语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见贤思齐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任重道远  (6)死而后已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关于内容分类

(1)谈学习方法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谈学习态度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法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谈品德修养的: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1  新学期又开始了。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                                            

由我国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你能联想到《论语十则》中的哪一句话?  

3 《<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句子是: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5 《<论语>十则》中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论语>十则》中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

《论语十则》2010年版【答案】

一.(2010·吉林省, 15分)9.儒。(1分)10.(4)(2分)

11.围绕“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回答即可。(2分)

12.围绕“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疑惑)。”回答即可。(2分)

13.围绕“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回答即可。(2分)

14.围绕“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能施加在别人身上”或“推己及人,以仁爱之心待人”回答即可。(2分)

15.围绕“默默地记住知识,勤奋学习而不满足;爱好古代文化,勤勉求学;勤奋好学;谦虚诚恳;温故而知新,日积月累”等回答即可。(共4分,启示3分,启示答出其中一方面即可,语言表达1分)

后五则选文的大意:(1)孔子说:“默默地记住知识,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不知疲倦,除此之外,我还做了些什么呢?”

(2)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勉求学获得知识的人。”

(3)孔子说:“学习起来就好像总怕赶不上似的,还怕丢掉了应该学习的东西。”

(4)孔子说:“我是无所不知的吗?不是的!如果一个鄙陋浅薄的人诚恳地向我请教,我就从他所提出的问题的各方面反问到底而详尽地告诉我。”

(5)子夏说:“每天都能学到自己不会的知识,每月都不忘掉自己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说是好学了啊。”

二.(2010·北京市燕山,11---14,12分)11。 (2分)答案:(1)信:诚实。    (2)图:料想。    (3)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4)而:然后,表顺接。

12。 (4分)(1)译文: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2)译文: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13。( 3分)见贤思齐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重道远    成人之美

    (答题要点:写出一个给1分,增字减字不得分)

14。 (3分)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答题示例:“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入”说的是自己不喜欢的言行,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告诉我们要学会宽容,不要强人所难。

三、7.(1)为:是。  (2)是:这。  (3)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覆:翻倒。

  8.(1)诲女知之乎:教导你的东西懂得了吗?(2)孔子问守庙的人说(或者:孔子向守庙的人询问道)  9.—个人要谦虚,不要自满 10.态度  学 

  11.(1)孔子要(想)验证宥座器 (敧器)的特点。

  (2)有心要。因为孔子虽然听说过,但并没有亲眼见过。验证一下才能够确认。

  (答:“没有必要”,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得分。例如:没有必要。因为孔子原本就听说过,而且当场又得到守庙者的证实,没有必要去麻烦。)

14.(3分) (每小题1分)(1)从:听从  或:采纳、听从(答“学习、跟从”也可)

  (2)罔:迷惑  或:迷惑不解、迷惑而无所得  (3)好:喜爱  或:喜好、喜欢

  15.(1)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好处的。 (2)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殆”翻译为“有害”或“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均可)

  16.(4分) 第①则: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    第②则:择友之道

  17.(4分)要点:好学就是勤奋学习,学习新知,巩固旧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