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1日
(2023-08-11 14:18:17)太平广记载:唐宰相苏味道与张昌龄,皆俱盛名。一次暇日相遇遂互俳谐以自娱。张昌龄说:"我写的诗之所以不及您的诗,是因为诗中无'银花合'之佳句也。缘自苏味道有《观灯》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谐曰:"君虽没有'银花合',尚有'金铜钉'。"蓋因张昌龄曾写一首赠张昌宗的诗。其中两句是:“昔日浮丘伯,今同丁令威。”(按:今同丁谐'金铜钉'。)遂互与抚掌而笑。
该俳谐引自《本事诗》。不过崔融的《和梁王众传张光禄是王子晋后身》中有“昔遇浮丘伯,今同丁令威”句,未审此处是否是孟棨一时疏忽,将崔融和张昌龄搞混了,因为苏味道、李峤、杜审言和崔融毕竟在当时是有“文章四友”之称的。
苏味道,赵州栾城人(河北石家庄),二十岁时就进士出身,因受裴行俭赏识,遂仕途顺畅。裴行俭还以女妻之,裴行俭还有一个女婿是叫王勃,就是写出“滕王阁序”的初唐四杰之一的人。苏味道曾三度为相,要知道他是在“太后垂拱以来任用酷吏,先诛唐室贵戚数百人,次及大臣数百家,其刺史郎将以下不可胜数”的铁娘子武则天的手下做的官。中宗时遭清算贬眉州刺史,复迁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后卒,终年五十八岁。苏味道又是三苏的祖先。苏洵在《苏氏族谱后录》中说:“故眉之苏,皆宗益州长史味道。”现在的三苏祠中还供奉着苏味道的画像。
不过按旧唐史所述,味道善敷奏,多识台阁故事,尝谓人曰:“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遗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时人由是号为“苏模棱”。
不过再怎么说,苏味道终究是三苏的先祖,理应尊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