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08日
(2023-05-08 16:27:44)圣门坊 [1] 之事
京都的四条室町 [2] 有源家古老的家臣。看是剃了个和尚的头,但他却是厉害角色的子孙,左马头义朝的乳兄弟鎌田次郎正清的儿子。正清在平治之乱时是十一岁,诱杀了义朝的长田庄司还要杀了他的流言传到母亲一族的亲友耳朵后,好不容易把他隠匿起来,待到十九岁时举行了元服 [3] 仪式,命名为鎌田三郎正近。
正近二十一岁时如此思考着。保元之乱中,源家的为义 [4] 被杀了,平治之乱中他的嫡子义朝也被杀了后,眼下源家的子孙凋零,源家的家名和族誉也湮没尘世,就如此地度过了那么长的年代。因为义朝被杀时,自己的父亲也被平清盛杀了。而后自己便出家,徒步各国修行,为主君义朝追求冥福的同时也为自己的父亲祈求冥福。基于这样的决心,便漫行到了九州地方,后在筑前国 [5] 御笠郡太宰府 [6] 的安乐寺挂单潜心修行了。可修行中不时被故乡之事的思绪纷扰,便又回到了京都。在四条御堂,法名圣门坊,又号四条圣,勉励自己,必欲专心修行佛道。
圣门坊精勤礼佛着。但看到平氏的威势如日中天,惊吓得目瞪口呆,一直在思考着为什么平氏上从平清盛担任太政大臣开始一直到一门的末流都成了朝廷有官职的公卿了?可是反观源家,却因保元、平治的两次内乱事件的失败都被镇压了,成人的孩子都是斩罪,年幼的孩子都被送入了各地的寺庙,现在已不复现身了。在幸运星之下出生并且有坚强勇敢的内心旳源家大将,难道不能下决心讨伐平氏吗?若如此,届时我不论在哪儿,都要揭竿而起去追随他,发起叛乱之战,完成讨伐平氏的夙愿。
圣门坊还在精勤礼佛之隙屈指计算着散在诸国的源家各部余脉 [7] 。纪伊国有新宫十郎义盛,河内国有石川判官义兼,摄津国有多田蔵人行綱,京都有源三位赖政、卿円信,近江国有佐佐木源三秀义,尾张国有蒲冠者范赖 [8] ,骏河国有阿野禅师,伊豆国有兵卫佐 [9] 赖朝,常陆国有志田三郎先生义宪、佐竹别当昌义,上野国有利根、吾妻 [10] 等一族。不过这一些人由于离得远而不能依赖。好像京城附近鞍马山有左马头殿的末子叫牛若的人,到那里去看一下,如果是位有坚定信念的人,请他写一封信給我带到伊豆国兵卫佐殿那里,打算就在那里集合各国的部队发动叛乱。圣门坊一想到此便有些迫不及待了,正好这时四条御堂又是夏安居 [11] 之期了,便不顾一切地离开四条御堂,急急地上了鞍马山。如此,便站在了东光坊住的寮屋的檐廊边,对着前来问询的杂役朗声说道:“四条圣前来拜访。”
东光坊当即知道了圣门坊是要来投靠自己了,可是圣门坊的内心是抱着谋反的野心才来的,怕是东光坊做梦也没想到吧?
某夜的闲暇时,人们都睡梦中后,圣门坊来到牛若的寮室,轻声耳语道:“到今天还没有打倒平氏的念头,怕不是因为对源家和平氏的事一点也不知道吧?您是清和天皇第十代后胤、源家的家督、死去的左马头殿的若君,即如我,也是左马头殿的乳兄弟鎌田次郎兵卫的儿子。天潢贵胄的源家一门,竟落得四处飘零永无出头之日,您不认真思考这是不应该如此的吗?”
现在是平氏得了天下且其势正是日炽之时,这男人该不会是想用计谋来赚我向六波罗邀功的吧?牛若丝毫不敢放松警惕,只是静静地冷眼观察着圣门坊。于是圣门坊便把源家代代以来的各种历史事件详细叙述给牛若听,牛若便对这位虽然迄今并不曾见过面但毕竟以前还是听到过源家家臣中是有这样一位人的,当下两人便计议一直在此长时间交谈毕竟不妥,说定换一个地方好好地再进一步深谈,圣门坊便也返身回去了。
[1] 圣门坊:关于此圣门坊鎌田三郎正近是义朝乳母的儿子鎌田次郎正清的儿子之事,仅在该《义经记》中记载。《吾妻镜》中的建久五年(1194年)十月二十五日条中说正清没有男孩子的,且根据《尊卑分脉》的记载也说正清的孩子是女不是男。
[2] 四条室町:条是京都东西向的大道,四条就是第四条,室町是东洞院通(通是京都南北向的大道)和西洞院通之间的小路。
[3] 元服:表示男子成人后的把发型和服饰都改变头上加戴帽子的仪式,还得废了童名赋予正式的名字,贵人的话还会叙位。
[4] 为义:义亲的四男,义家(义亲的父亲)的嫡子,十四岁承继源家的家督。保安四年(1123年)首任左卫门尉,久安二年(1146年)任检非违使,因住在六条堀川便称之为六条判官。久寿元年(1154年)因儿子源为朝的罪遭解官,源家的家督遂让位于嫡子义朝,保元之乱,因站队崇德上皇侧落败,登比叡山入空门,号义法坊,其后因信了源义朝的话投降,却被敕命斩首于七条朱雀。
[5] 筑前国:今福冈县西北部。
[6] 太宰府:天智天皇三年(663年)在筑前国的筑紫郡设置的地方官厅,主九州诸国的管理、接待外国使节、海边的防卫及与大陆来的商船贸易等诸事物。
[7] 源家余脉:该《义经记》是如此叙述的。不过在《平家物语》中,源三位赖政报给以仁王的源家在各国的余脉,其名单与此有异。
[8] 尾张国范赖:按《尊卑分脉》所记载,范赖是源义朝和远江国的池田驿的游女所生的。
[9] 兵卫佐:兵卫府的官,督之下的官。守卫宣阳、阴明门以外的地方,在行幸、行启(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皇太子、皇太子妃的外出)时供奉杂役。分左右二部。
[10] 利根、吾妻:住利根川、鎌仓一带的源氏。
[11] 夏安居:佛教习俗之一。亦称雨安居、夏籠等,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的九十天。蓋因此期间古印度正值雨季,僧人们便集聚一处静心修学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