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刘畅母亲孩子家长眼镜 |
分类: 新八班的故事 |
早读刚下,我急着下楼去吃早餐,碰到了正气喘吁吁上楼的刘畅的母亲,手里拿着一副眼镜。
“您好,高老师,刘畅早上忘拿眼镜了,我赶着送过来。”刘畅母亲热情而着急地对我说。
“早读刚下,我领你去找刘畅。”
刚上到五楼,就见刘畅迎了过来。她见到我跟她母亲一起来找她,有点拘谨。
“我看到眼镜未拿,赶着送过来了。高老师,您看,把这孩子都学晕了。”刘畅母亲边说边笑,语气中还把“晕”字特意加重了一点。她的这一“笑”一“晕”,让先前有点拘谨的刘畅也笑了起来。看到孩子笑了,她还伸过手去在刘畅脸上摸了一下,接着说:“不止晕了,你看看把她都学成这样了。”她的意思是刘畅显得过于瘦弱。
看着母女间这么温馨的交流,尤其是见着这么开明的一位母亲,我的心情也很愉悦:“虽然瘦弱了一点,但精神状态很不错呀!哈哈,还要加油啊!噢,对了,正好向你告个状,今天早上她的数学作业未交。”说不交作业并非真是向家长告状,而是了解一下刘畅在家里的真实状况,尤其是遇到这样的家长,我还是能够掌握好尺度当面“告状”。
刘畅的母亲有点惊愕,但不失镇定:“真的吗?估计昨天晚上补课影响作业的完成了。不过,在家里总体的学习状态还是挺好的。这几天,我们也在考虑是不是校外补课有点多了?”
“这么优秀的孩子,没有必要再补那么多的课了,按照正常的节奏学习就可以了。985应该没问题,加油!”我边说边笑,但语言恳切有力,绝对不是开玩笑。因为刘畅在班上是十名以内的学生,是一个很有潜质的孩子。
我这么一表扬,刘畅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她母亲高兴地用手搂着刘畅做出了一起加油之状:“听到老师表扬你了吗?继续加油啊!”
看到母女俩如此之亲密温馨,我没再多说,下楼去吃早餐了。
吃早餐的时候我在想,刘畅今天早上肯定不会因为忘拿了眼镜而沮丧,应为母亲热情、温馨的送眼镜行为而心存感动,专心致志地在教室学习。
经常见到一些家长来给孩子送忘拿的东西,但类似刘畅母亲这样的一种方式来送的很少见。常常是家长第一眼见到孩子就开始斥责甚至谩骂,还不乏揍打,意在告诫孩子上学时不能丢三落四,不能让家长亲自跑到学校来送东西。
父母偶尔来学校给孩子送一两件忘拿的东西,本来是件很温馨的事情,为何变了味没有了一点温馨之感呢?
这也许还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多多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