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母亲孩子家长学生 |
分类: 新八班的故事 |
昨天中午,我连续收到班上L母亲发来的几条短信:
1、高老师早上好,我是L的妈妈,麻烦问一下,L这段时间在学校课堂上表现怎么样?(回复:可以)
2、哦,课堂状态好不好,他回家基本上不做作业。
3、高老师,麻烦你时常看看他作业完成的情况,有空时麻烦高老师找他谈谈心,提高他学习的兴趣,拜托你了,多谢!(回复:好的)
4、他总是觉得我很烦,所以我麻烦高老师你代劳,谢谢!(回复:好的)
收到这些短信时,我第一时间又想起了前几次开家长会时跟L母亲交流的情况,并且想起了跟L的交流沟通。总体来说,L是一个比较听话的孩子,虽然有时候性格表现倔强一点,但让人感觉还是一个比较阳光的小伙子。在前几次的家长会后,我跟L母亲交流时,他母亲已经说过类似于短信中的一些内容,尤其是晚上不做作业和嫌她唠叨的这两点表现更为突出。针对这些问题,我特意找L谈过几次话,谈话时他态度很好,并且向我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说,晚上回家后感觉特别累,什么也不想干,只想着睡觉;他母亲一天到晚基本上以关心学习为主,尤其是自己最不想学习的时候,母亲不断地督促他学习,所以他感觉很烦。不过,L说骨子里他还是知道母亲真为自己好,但就是改不了自己一些习惯。当时,针对他的这一种情况,我对L和他的母亲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且他母亲后来说L状态有所改观。不知怎么了,这又回到当初了。
其实,类似的情况不仅仅在L的身上出现,在其他学生的身上也有这种情况。对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从初二至高一是叛逆的集中时段,那么高二以后学生的这种情况又该如何来解读呢?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只要多少追求进步的学生,学习中的压力是在所难免的。这种压力来自各个方面,如果不能及时而有效地进行排解的话,这种压力就会变成一种怨愤,而怨愤最佳的发泄场所自然地就选择到了家庭;如果家庭中的父母再不能有效地进行疏导,就会出现以上L的情况。
从学生家长的角度来讲,处于这样一个全社会追求分数的时代,很少有父母能够从学生整体和长期发展的角度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况且这样的父母一般来说非有长远的见识不可,非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可,非有一种大胸襟不可。也无怪乎,现实更多地培养了“分数”父母。鉴于此,父母对孩子的关注自然不会依据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自然处处会从作业、考试、分数为主来进行教育。即便有时看似跟孩子交流的是学习以外的事,但那只能是一种没有脱离“分数”的交流,很难躲避孩子天真而明锐的目光。
根据以上解读,我想针对L母亲的短信和L的情况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作为家长,应学会适时地掩饰自己因孩子学习产生的压力及不良情绪。因为这种情绪会感染孩子的学习状态,不能再给孩子压力之上再增加压力。
二、家长应该跟老师和孩子了解孩子厌学的主要原因。
三、家长不要单方面解决孩子厌学的问题,尤其是父母不能形成合力,而是单枪匹马进行教育。
四、老师依据对学生认识及时地给家长提出教育的建议。
五、老师了解学生的厌学的根本原因,并想办法来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建立信心,向着积极的方向努力。这应该是最为重要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