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新鲜感问题后门排座位教育 |
分类: 新八班的故事 |
经过三天的计划、安排、反思和实施,八班孩子们新的座位昨天已经落实。
在《让纠结的排座位不再纠结》一文中,我提前认真地对第二天的排座位进行了反思。因为有了文字的这一种比较深入而周密的反思,在第二天的排座位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麻烦和纠结之事。并且课堂秩序井然有序,没有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运行。
在此,再一次罗列在《让纠结的排座位不再纠结》一文中的反思条目:
一、在排座位前一定要了解和掌握还没有找到同桌的同学有哪些。没有同桌同学的出现很正常,因为有些同学的习惯或性格的影响,在班级这个群体中真的很难找到同桌。我要先行做好这一工作,尽量提前调解让他们有自己的同桌。不然,等到正式调整座位时,这些同学的处境很尴尬。
二、给大家讲清楚选同桌的基本原则。因为离进入高三再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希望每一位同学在选同桌的时候以学习为重,与所选的同桌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三、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位同学所选的同桌,不要因为单方面的一些印象而阻止他们(她们)成为同桌。
四、在身高方面一定要关注两个极端。尽量将一点给大家提前说清楚,以免调整时个别学生吹胡子瞪眼。
五、在整体的掌控中,班主任还是应该对个别同学的同桌及相邻座位做相应的调整。
六、继续施行座位轮流的方式。
在正式排座位之前,我反复地给学生说我的这些要求和原则。现在看来,这些内容不仅仅是单方面的要求和原则。它牵涉到了排座位中最主要的一些方面,尤其是第一、二两点。因为在以前排座位的时候,我曾不止一次地遇到过找不到同桌的同学。这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问题,我尽量提前预设让这些同学来找我,以便心中有数,不至于在正式调整座位时让这些同学处于很尴尬的处境。这应该也是一种对学生的尊重。这一次排座位时,尽管刚开始有两位同学来跟我说暂时还没有找到同桌,但最后他们进行自我调整还是找到了同桌。
此次调整座位的整个过程中,我一再地给学生说第二条原则。只有保住了这一“基本原则”,我们的调整座位才会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不至于流于形式或只为寻找点新鲜感而已。较之以前,此次排座位的过程中,我将第一、二排的座位空出来让大家自由选择,也许是习惯的原因,那些小个头主动地选择了这一位置,符合整体排座位的思路。
在第五条原则实施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掌控得比较好。刚调整完座位,班长和他的同桌想将桌子搬至靠门的这一组来,我没有答应,主要原因是这一组人数过多影响后门的打开。可是,在课间十分钟的时候,班长和他的同桌竟然将桌子搬至了他要求的位置。我严厉地进行了批评,并要求他们将桌子搬至原来的位置。我告诉班长,课间的时候,还有四位同学向我请求将桌子搬至他所请求的位置,我同样没有答应。现在如果对他的移动课桌我不闻不问,那向我申请的四位同学会怎么看这件事呢?他们也许会以为我对班长走了后门。所以,我必须要求他们将桌子搬回原处。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这一原则坚决不能违反。
总体来说,这一次调整的座位大多数同学满意。从上课的情绪和表现上我能够观察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