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孩子一个适当的标准

(2014-04-18 16:31:24)
标签:

教育者

个人

适当

标准

教育

分类: 新八班的故事

从这一学期开始至今,要求背诵的篇目越来越多。为了逐个落实检查背诵的情况,我特意列了一张表格用来进行登记检查的结果,因为篇目多,一张A4纸将近占去了一大半。

面对这一张A4纸诸多的背诵课文,小孟可真不知从何下手,只有他的一栏始终一篇文章都没有勾画。小孟是班上的美术特长生,画画得很好,可是课文老背不会。久而久之,我也渐渐地习惯了,大家也好像习惯了。但是,为了激励小孟继续背课文,我不能把小孟从这张背诵检查表中删去,尽管他连一篇课文都没有勾画。虽然先前所有的激励方式都无济于事,但我不能放弃寻找激励小孟的最佳时机。

机会永远是为努力的人而准备的。就在一节要求大家继续检查背诵课文的辅导课上,我终于激发了小孟,让小孟鼓起了信心背起了课文。当时,我正在教室里巡视大家背诵课文,当我走到小孟身旁的时候,小孟心不在焉地正看着一篇非常短的一首诗。我灵机一动,跟小孟进行了如下的交流。

“这首诗可是这三个单元里要求背诵文章中最短的一首啊?”我话中有话。

“老师,我正在背诵!”完全是一副应付的态度和口吻。

“检查表上到目前为止,只有你一个人连一篇文章都没有勾画。这节辅导课还有四十分钟,你有信心把它背会让我亲自检查一下吗?”我带着试探性的语气问小孟。

小孟开始抓耳挠腮,不敢给我保证。我知道,这对小孟来说,无疑是引诱他上钩。其实,他很清楚,横亘在他面前的不仅仅是这一篇文章,还有多如牛毛的背诵篇目呀!面对小孟的无语和习惯性地抓耳挠腮,我突然感觉到,不是小孟不用心去背,而是压在头顶的山实在是太大太重了。于是,我大胆地做了一个调整,何不给小孟降低一个标准呢?为何要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这位艺术特长生呢?为何不以他的特长去要求其他的同学呢?于是,我迅速地对小孟说:“把你的钢笔给我,我给你删减一些背诵的课文。”接过小孟的钢笔,我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删减,把最典范的作品留了下来,尤其是一些较长的文章,我只勾画了其中的一些名句。

看着我大刀阔斧的删减,小孟脸上已经露出了笑容。

“怎么样?有没有信心把刚才我说的那一首最短的诗背会?”

“没问题!我等一阵上来给你背!”语气铿锵有力,从来没有见过小孟在背诵课文方面如此之有信心。

大概过了十五分钟的时间,小孟走到前面来背诵课文。正在背诵课文的同学们忽然声音小了很多,用一种异样的目光看着小孟。但小孟一点也不紧张,相当熟练地把我说的那一首短诗背了过去。

“哎呀!小孟,你今天能背过去这首诗真可是出乎我的所料啊!这一次相信自己了吧?你是有这个能力的,并不是你所说的从初中至现在根本不具备背诵课文的能力啊!只要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开头,不愁后面的文章背不会!”因为这是小孟在我面前背过去的第一首诗,我可不能轻描淡写。我用欣赏的目光看着他,笑着给小孟说了这些话,并且有意识地把声音放大一点让前面的一些同学听得到。

小孟高兴地回到了座位继续开始背诵课文了……我心里的一个结终于解开了。

每个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给其一个适当的标准,让其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应该是我们教育者用心去做的一件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