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面带微笑真谛借读生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心得 |
为了调解早读的气氛,我要求每天的早读轮流让一个学生读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必须是自己精选且对自己有感触的文章,读完后还要给大家讲一讲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不敢说所有朗读的文章都能感动大家,但的确有一些同学精选的文章令人很有感触,甚至刺痛着当时在场的我。
记得有一天早读,有一位同学给大家朗读《墙上的咖啡》。这篇文章我已经读过,大致意思是讲一家咖啡厅里,人们习惯地多要一杯咖啡,并且将其以纸条的形式贴在墙上,其目的是让那些穷人喝咖啡的时候不付账,尽情地享受这无声的关爱。文章主要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尤其是对那些穷人尊严的维护。
倾听自己已经读过的这篇文章,我倒要听听学生是怎样的一种理解和感触,我希望她能翻出新意来。
当这位同学读完了这篇文章后,昂起头来,这样说道:“这是一家和谐的咖啡厅,这里的人们没有歧视,小心地呵护着穷人的尊严。可是,我在想,在我们这样的一个集体中,老师们面对正式生和借读生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像咖啡厅里的那些人,尤其是像服务生面带微笑地对待喝‘贴在墙上的那杯咖啡的穷人’呢?为什么我们这些借读生在老师们的眼中不能跟正式生一样呢?我真不知道借读生除了学籍跟正式生不同之外还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我期望老师们用看待正式的眼光来看待我们。”这位同学刚讲完,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因为班上有二十多个借读生。当时,我站在教室的后面,我发现有好几个同学偷偷地转过头来看我。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我赶紧也随同着大家鼓起掌来。
掌声停息了,而我的内心仍然不安。我在问自己,这位同学所讲的老师以不一样的态度对待正式生和借读生的现象在我身上存在吗?存在。先为自己找一个理由吧,学校的考试成绩分析中一般不算借读生,借读生只是借读而已,他们的成绩影响不到学科的成绩以及高考的升学率。
分析了“根源”,我并没有因为找到了真正的理由和借口而心安理得,而是内心感觉更不安了。面对学生的当场质问,尽管自己在对待正式生和借读生时的态度相对于其他同事做得隐蔽一点,但我仍然感觉还是没有做到真正的一视同仁。学生的眼睛是纯真而雪亮的,老师的一举一动时刻不在影响着他们,老师丝毫的伪装在学生面前只能是欲盖弥彰。
教育需要的是一种博大的胸襟和气度,教育最高的境界是让面对的每一个孩子享受到老师相同的关爱。无论正式生和借读生,同处在一个教室,理应享受相同的教育和关注。如果我们能以教育的尊严给予那些借读生更多的心理上的关爱,那才是做教育的最高境界。
我会永远地记住这篇《墙上的咖啡》的文章,并且记住这位学生那掷地有声的质问,不能让借读生在歧视中成长。我知道,在歧视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永远会有一种对社会的敌视心理;同样,以不公平的眼神审视学生永远得不到教育的真谛。
附:《墙上的咖啡》
墙上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