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事五分钟心理小事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心得 |
早读前,我兼课班级的小瑶来找我,她说能否借用早读几分钟时间把他的一次不幸遭遇跟大家交流一下。看着小瑶的表情,估计她真的遇到了一件不顺心的事了。
小瑶是一位开朗乐观的女孩,善于和人交流。记得我儿子中考的时候,她主动地把她初三的英语笔记借给儿子复习。也正是这一次打交道,似乎小瑶更乐意把一些想法跟我进行交流。这一次不知怎么了,为何要把不顺心的事在非要拿到全班同学前面来讲呢?
我当即问小瑶能否把“不顺心的事”先跟我说一说,小瑶欲言又止,只是恳求我给她早读几分钟。看着小瑶恳切的表情,我答应给她五分钟。
然而,就在早读快要结束的前五分钟,小瑶又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说是到课间操的时候再说自己的事。我感觉这件事蹊跷,下了早读把小瑶叫到了办公室。这一次的交流,小瑶没有再犹豫,而是把大致过程向我陈述了一下。原来前两天,她发现她有一个相当要好的朋友欺骗了她,用她的话来说她的这位朋友一切都很虚伪,原来先前的一切都是装出来的。
我知道,有时候在我们成人看来很小很正常的事,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那是天大的事。我迅速做出反映,应该开导这位乐观开朗的女孩。
“我理解你的心理,尤其是被最要好的朋友欺骗的一种心理。现在你可能通过给同学们述说这件事,一方面期望同学们交友时一定要慎重,一方面可能缓解目前这种压抑的心情。可是,换一角度,如果我是班级的一位同学,我会这样认为,你是否在针对班上的某位同学来说,让同学之间产生不必要时的猜忌,尽管你的这位同学在别的学校就读。你要知道,在这个时候最了解你的不是班上的同学们。对你的这种遭遇,有些同学要么同情你,要么看不起你。因此,我建议你不要把这件事公布与众。不过,我会为你保守秘密。”
在我讲话的过程中,可能又触及了小瑶伤心之事,只见她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赶紧接着说:“过一个阶段再跟你的这位朋友沟通一下,说不定你只是通过一个侧面来看朋友了。如果朋友真的如你所说,也是自己生活经验的一次积累,别再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时间会帮你化解这种伤害,尽管其中有你情感的真诚付出。”小瑶同意了我的观点,点了点头走了。
小瑶走之后我在想,如果小瑶真能按照我的理解去化解她的伤害,那是因为我把小瑶的这件在我们成人看来的小事没有当作小事不了了之,而是把它当作对她可能造成极大伤害的一件大事来面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