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李镇西孙云晓自由成长野花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心得 |
这两天刚刚开始拜读孙云晓先生的《有自由才有成长》著作。虽然还没有读几页,但书中不止一次出现的“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句子在脑海中不断地萦绕……于是,不由地写起了这篇文章。
这句话是91岁著名作家冰心老人接受孙云晓先生采访时所说的一句话。孙先生很受启发,在书中不断地引用,同时,他也想到了世界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的成长经历,小时候老受人欺负并且像个女孩子的安徒生正是在一个非常自然、宽松的环境里才得到了他自己的发展,最终成为童话大师。也正是深受冰心老人这句话的感染,孙先生对他的女儿也基本上实行的是宽松愉快的教育,孙
先生女儿最终能考上复旦大学,并且实现了她的记者梦,这其中不无孙先生为孩子所创造的自然而宽松的环境的影响。
本来打算等到读完孙先生的这本书再来写这篇文章,但按捺不住内心对“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这句话的欣赏与赞叹,只好提前写写自己的一些想法。
“没有真正童年生活的人,不可能有真正幸福的未来。”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每个人的童年在一生中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在此,我想在引用孙先生在《有自由才有成长》第一章中的一段精辟论述:“人的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的快乐是一生快乐的源头,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开端。如果以明天的幸福为诱饵,来剥夺孩子今天的快乐,这不是骗子的行为就是无知的行为。”读着孙先生的这一段话,我想到了当下孩子们的童年生活。我不敢也不愿从网上先来一个当下孩子对自己童年生活是否感
觉快乐的调查搜索,但我敢说当下绝大多数孩子是没有童年的真正乐趣的;或者说,在他们成人以后,是没有值得回味的童年趣事的。这应该是人生的一大悲哀!童年被那些无休止的作业、补课、所谓的兴趣科目充斥着,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玩耍的空间。即使偶得空间,也把仅有的空间交付与手机、电脑、电视等现代高科技。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作为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能够对一个青少年教育专家嘱咐以这样经典的话,的确有其人生的深刻感悟所在。“野花”,这是对孩子自然生长的多么贴切的一个比喻!相比较当下的孩子们的生长,那只能说是他们是“温室里的花朵”。在灿烂的阳光下,在空旷的田野里,野花尽情地享受着阳光的沐浴、春风的吹拂、大地的滋润,即使遇到闪电雷鸣、狂风暴雨和野火焚烧,它依然不屈不挠地生长着,并且越是险恶的环境,越能生长芬芳耀眼的野花。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更是一个人的生长规律。
这两天,我一边想着“野花的自然生长”,一边想着我和儿子的童年。虽然从亲情的角度来说,我的童年是缺失的,但从自然生长的角度来说我的童年是欢乐无比的。在以前的博文中我也经常写到童年的欢乐之事,比如《庄浪河里的童趣》《几件儿时难忘的糗事》《回老家过年》等文章的童年回忆。在这些文章里面抒发的童年之事,那是终生难忘的欢乐趣事。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童年时与伙伴们的那种相处、玩耍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它为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以怎样的胸怀宽以行人,以怎样的爱心助人为乐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我应该感谢我的童年生活!儿子今年已经十五岁,虽然他的童年不似我的童年,赶上了中国“登峰造极”的应试考试,但我感觉儿子的童年也是非常欢乐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对儿子在学习方面没有提过过多要求有直接的关系。儿子的童年大部分时光是在我原来的中学度过的,那是个非常和谐的环境:学校一百三十亩的占地,一百六十多位来自农村的教职工绝大多数家就在校园里,这样儿子自然有了十多位同龄的伙伴。虽然玩耍的空间略受限制,但伙伴们之间的玩耍那是五花八门、各显神通的。冬天的时候除了在空旷的操场上堆雪人,还能在他们自制的滑雪坡上尽情地进行技能的挑战;夏天的时候,约几个伙伴到我儿时玩过的庄浪河里去捉几条小金鱼。当然,他们这一群调皮的小家伙们也时常搞得校园里不得安宁,一把火烧了校园围墙上的爬山虎,晚自习玩捉迷藏干扰得学生不能正常上自习,致使校领导老给我告儿子的状……
“教育的核心任务不是传播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孩子的童年如果是快乐的、自由的,他应有无限的张力。”在孩子自然生长的观点上,我经常以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顺其天致其性”来看待。在前一个阶段读张丽钧老师的《中国学生缺什么》一书时,张老师也提到了当下孩子缺乏“野气”的问题。作为父母应该捍卫孩子的童年,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一个人怎样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很重要地取决于他的童年。”不要过多地担心孩子童年时的发展。李镇西老师的女儿也是在自然、宽松的环境下成长,李睛雁不想去学钢琴,李老师一点也不逼
迫她,李老师更多地关注的是女儿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学会生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诚然,“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并非是让父母不去关注孩子的发展而放任自流、为所欲为。而时给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父母要高屋建瓴,以一生发展的眼光来引导孩子,允许他们大胆地创新,更要允许他们的不断失败。“野花”的比喻,我想更多的时候指的是父母理解和懂得儿童的天性,在尊重、民主、平等的交流中任其天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不仅仅是提醒父母的一句至理名言,也应将其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一种教育理念。以一颗宽容之心来面对孩子们的犯错,时常回想一下我们自己的童年,自然会让孩子们的“野气”大增,自然会“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