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让困惑牵制了自己

(2013-03-21 07:47:11)
标签:

印记

思考者

政策

教育

分类: 教育教学心得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我时常被一些教育教学中的矛盾困惑着、纠结着……时常在慨叹自己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体系。

然而,我没有放弃,我在用心实践着、思考着、实践着。有时觉得理念和体系即使早已形成,也该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修改和完善。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感觉到一些教育家所言甚是:教育是一项极其复杂且艰巨的工作。

偶尔偷得闲暇之余,我也不止一次地在脑海中勾勒理想的教育图景:孩子们上午学习文化课程,课程根本没有现在新课程的这种难度,只是一些学科的基本常识,而真正对某一学科感兴趣的孩子再进行集中的学习和指导;下午基本上是孩子们兴趣方面的延伸和拓展,兴趣主要集中在音、体、美等方面。学校里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其乐融融……可是,再一想,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里,还没有真正实现法制的社会里,依据什么样的标准评判学生的能力最为合适呢?恐怕一时半会拿不出比较满意的政策来。因此,“教育的图景”只能作为空中楼阁来想象而已。

还是回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吧!

教师是整个教育中的主导者,而这样一个主导者是否真的做到了教育实践的主导者呢?我认为绝大多数没有做到,而是循规蹈矩地做着程式化的工作,有时候一些人还借机来炫耀一番自己的“伟大”之处,这更让人汗颜。一边是教育体制的监督监管,一边是教师戴着镣铐在跳舞;一边是家长对成绩的殷切关怀,一边是教师对成绩的欲罢不能。而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忍受煎熬的是学生,是天真活泼的孩子们。

经常在网上看到许多的所谓的一些教育家,追根溯源他们基本上都是靠学生的分数才成为“家”的。这是一个注重急功近利的时代,人们要的是眼前的利益,很少去关注一个人的将来甚或未来。曾经有一个阶段,我被这些所谓的“家”们制约着、牵制着,一度曾找不到自己所要寻找的方向。然而,在面对一大批真正的教育家们的时候,我突然眼睛一亮,似乎看清了方向,并且如饥似渴地向他们开始学习。在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理念中,我看到了关注人性全面发展的光辉;在朱永新教授的教育理念中,我看到了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提倡和实践;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中,我看到了塑造完美人格需付出的艰辛努力……

现实毕竟与想象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教育也许就是在许多的困惑与纠结中才会发现新的大道。我时常在提醒自己,别让困惑与纠结牵制了自己、压垮了自己。做一个对实践的思考者,即使好多时候就是在胡言乱语,也是自己工作的一些思考印记。

在不断地反思中,我越来越感觉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不要简单地去模仿别人,那是东施效颦的翻版,最终会把自己装进一个看似五彩缤纷的套子里。做真实的自己,做真实朴素的教育,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多做考虑。如果时隔二十年、三十年,学生因你的教育引导而实现了其人生的价值,还能常常想起你、感念你,证明我们还是无愧于老师这一光荣的称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