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万泰
高万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664
  • 关注人气:1,37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外补课让孩子失去了什么

(2012-11-12 08:00:38)
标签:

把心安顿好

课外补习班

学习效率

教育

分类: 教育教学心得

在做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家长询问孩子该不该去课外补课的问题。尤其是在每次考试后,这样的询问比平常更多了。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完全理解他们面对孩子成绩落后的着急心情。但是,面对孩子该不该课外补课问题的时候,我还是很冷静,希望家长全面地去分析对待这个问题,千万不要强行孩子或者让孩子一意孤行地去补课。

先来说说儿子参加课外一个补习班的一段经历。儿子上初二的时候,因为班上有几个同学要去参加一个数学提高班,他也想去尝试一下,我自然让他去了。过了两周,我发现补课的老师不仅仅每次超前上课内容很多,而且作业也很多。这样一来,儿子原来周末安排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完全让课外补课让孩子失去了什么
补课的作业给占据了。我明显地感觉到儿子学习的精力上有点疲累了,还感觉到他在对待课内与补课作业时的态度与主次与先前不一样。又过了两周,也就是这样进行了一个月的时候,我马上叫停了儿子的补课。停止了补课,儿子慢慢地又回到了先前的学习轨道上来了。

虽然这仅仅是儿子自上学以来一个月的课外补课,但对我的启发很大,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打算让儿子参加课外补习班了,理由如下:

一、从学习品质上来说,儿子属于自觉性比较强的孩子,无须再给过大的压力。

二、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它都有其内在的知识体系,学校的课堂是完成这一体系的最佳时机,课外的补课大多数都是超前或反复,作用不是特别大。

三、课外的补课逐渐地夺去了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养成了孩子懒惰以致于依赖的学习习惯。毫无疑问,主动的学习效率远远高于被动的学习效率。

四、长期的课外补课,让孩子不自觉地陷入一种主次不分、忙忙碌碌、晕头转向的学习疲劳的精神状态之中。

五、部分孩子的课外补课完全是为了逃避家长的监督和督促,在补课之处根本心不在焉。从这一点上来说,家长因从自身的角度多多去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

写到这儿,忽然想起周国平先生在他的新作《把心安顿好》中有关课外补课的一段精辟言论:“我坚持一个原则:不给孩子报任何课外补习班、辅导班、特长班、提高班。我之所以如此坚决,理由有三。其一,孩子的课余时间已经非常有限,决不能再给她加负担,我要捍卫她的休息、玩耍和课外阅读的时间,这也就是捍卫她的健康、快乐和真正的优秀。其二,我看透了这类班,料定它们没有多大价值,即使在应试上也基本如此,在多数情况下,只是把课内的教学内容提前讲授,反而打乱了知识内在的秩序,不利于理解和吸收……”这位大师从育人的根本上对补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当然,每个孩子他有个体的差异,有些学习的习惯一时半会不可能完全改变。比如,有些孩课外补课让孩子失去了什么子从小就养成了学习上的依赖心理,自觉性比较差,必须在老师的陪伴或监督之下才能安心学习。对这类孩子,家长在与补课老师交流沟通好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进行补课。但也要学会让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摆脱这一学习上的束缚。再比如,有些家庭由于特殊的环境,没有培养起来孩子独立学习的品质,只能让孩子在辅导班去度过,那么,做家长的要努力去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我认为,不管属于那种类型的孩子的课外补课,它都会多少显现上面我所说的一些“理由”中的弊端,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失去了学习上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因此,每个孩子该不该去课外补课,作为家长和孩子一定要慎重对待,处理不好,不仅带不来益处,相反,会给孩子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那双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