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高考七个月之时的家长“三不要”
(2011-11-01 07:57:42)
标签:
高考七个月不要焦虑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心得 |
离高考再有七个月的时间了,整个高三年级笼罩在紧张的复习氛围之中。
最近,办公室里逐渐多起了来访的家长,从各个家长的交流中不难听出其存在的焦虑、无助、着急的心理。针对家长来访的情况,作为高三教师中的一员,我想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一、家长不要失去与孩子更多的交流机会。
从最近来访的家长交流中,我体会最多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成绩分析得不够深刻,仅仅以一两次的成绩就妄下不合理的结论。作为家长,关注当前孩子成绩的程度超越以往勿庸置疑,毕竟现在是高三,但在关注的时候,应客观地来分析综合。
这一学期的各科月考成绩,仅仅是一个阶段复习的成绩,是第一轮复习中的一两个章节或专题的检测,学科的综合性不全面,用我们老师的话说:“进入高三,还未进行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考试。”它只能说明学生在这一个章节或一个专题方面掌握的程度,不能代表全面复习的效果。家长在与老师交流的时候,尽量多听一听老师对复习进度和方式的讲解, 尤其是老师针对你的孩子的状况,提出的应该采取的措施,以便在你与孩子交流中取得更大的突破。结合老师的分析,在根据自己的了解,家长应及时地改变交流的方式或策略,这样才会更有利于创建家长与孩子共同努力的和谐氛围。
二、家长不要拿月考的成绩来对应明年高考的批次。
近几日来,从家长与老师的交流中,不难看出家长在家里与孩子进行着怎样的交流。有些家长已经根据学校今年的升学率,从班级及年级的排名中推断出孩子明年能上一本还是二本,这未免有点早。据此,我可以想象得到,在学生回到家里面对家长的时候,谈话的中心基本上是以成绩及名次为主的。由此设想,孩子每天在成绩的裹挟之中,还怎么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情及状态?在背着“名次”的包袱之下,还怎么能认真面对每天的复习内容?
三、家长不要让自己的焦虑情绪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
“高考其实在打一场心理战。”此话虽然偏激,但也有其一定的道理。离高考七个月,应该是巩固练习的最佳阶段,是学生最佳的冲刺阶段。良好的心态在这个时候起着主导的作用。家长在这一关键时段,先应稳定自己的情绪,压制住自己内心的焦虑,尽量不要让孩子看到你的焦虑情绪,在表情上更多地展现出平静、镇定的情绪来。家长时刻都应该牢记:任何情绪在家庭的氛围中漫延得比任何环境都要快。每个家长应做到每天让孩子吃上精心准备的早餐,让其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当然,在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把握好放与收的尺度,过分的“放”有时候恰恰会助长一些孩子的逆反情绪,该“收”该“紧”时还是要严格要求。
在进入高三的第一轮复习两个多月之时,在离高考七个月之际,家长对孩子的心理疏导是至关重要的。从某种程度来说,孩子此时的复习状态和情绪中渗透着家长的影子。希望每一位家长,从孩子的性格、学习习惯出发,做一位“家有考生”的细心家长,让孩子坚信有了家长的陪伴,他定会在这七个月里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