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洪灾中的民政人——阳新县民政系统抗洪救灾纪略

(2016-08-03 09:32:10)
标签:

杂谈

(东楚晚报记者 田力 通讯员 胡艳)入汛以来,阳新县先后遭受四轮强降雨,江、河、湖、库、堰水位暴涨,形成了大面积的洪涝灾害。

  这场洪涝灾害,其严重程度,较1998年的特大洪水有过之而无不及。统计发现,从6月底到7月上旬,在不到10天时间里,这个县受灾人口达16.23万人,暴雨洪水造成大量房屋损毁、堤防破坏,全县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就达8.2亿元。
  长江边的氵韦源口镇,富河、三溪河沿线的浮屠镇、兴国镇、三溪镇、军垦农场、荆头山农场等区域,受灾较为严重。其中,氵韦源口镇竹溪洲村、沙湖村,浮屠镇栗林村、湖彭村等村落,在洪水围困中成为“孤岛”,交通中断了很长一段时间。
  这场大洪灾发生后,阳新县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在阳新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员行动,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救灾前线,采取得力措施,确保灾区经济社会稳定安宁,确保受灾群众有吃有住生活正常。
  这场大洪灾也牵动着上级部门更多人的心。灾情爆发后,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老龄办主任尹本武领衔的黄石工作组火速进驻阳新,与阳新县民政局干部职工一起,走访受灾镇区,慰问救助受灾群众,并肩战斗了十多天时间。
  对于阳新县民政人在这场特大洪涝灾害中的付出和担当,省民政厅黄石工作组在事后的一份工作报告中用了这样一句话给予评价:堪称我省民政系统的一面旗帜。
  人们不会忘记,当年曾荣获全国“孺子牛”奖并被评为全国“十大优秀公务员”的王贤田同志,就是从阳新县民政局走出来的。今夏的这场惊天巨澜,再次让我们认识了这个有着优良革命传统和扎实工作作风的优秀集体。

核实灾情 五个必到

  这场洪涝灾害发生后,阳新县委县政府在第一时间,紧急划拨30万元救灾工作经费,支持民政部门核灾救灾。作为县减灾委的牵头单位,阳新县民政局一方面主动协调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开展灾害救助,另一方面,在全县民政系统组织开展了报灾查灾核灾和灾后救助等工作。
  县民政局成立了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领导小组,下设灾情评估、交通运输、应急救助、资金物资保障等6个专班,救灾救援队员达60余人。同时印发了《阳新县民政局自然灾害应急方案》,并根据全县受灾情况,适时启动了救灾应急四级响应。
  从6月28日起,阳新县民政系统所有干部职工取消双休,落实了领导带班、24小时汛期值班和灾情统计上报制度,确保第一时间了解核实灾情、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报送灾害发生情况、第一时间与有关部门会商灾害损失和灾害趋势,第一时间报告救灾工作动态、第一时间反映救灾需求、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
  调查核实灾情,阳新民政人做到了“五个必到”:全县受灾最严重的村组必到、分散五保对象必到、农村福利院必到、危房低保对象必到、倒房户必到。通过摸清受灾底数,建立灾情明细台账,为接下来的精准救助提供了翔实依据。

应救尽救 不落一人

  救灾援助,阳新县民政局领导往往冲在最前面。
  三溪镇木林村、八湘村的进村道路渍水有1米多深,被洪水围困无法出行的村民有1000多人,由于交通一度中断,受灾群众生活困难。这一天,副局长石立新等人冒着危险转了三趟船,终于驶进木林村,为灾民送来了饼干、方便面、大米、食用油等日用物资。该村党支部书记乐火青紧紧握住石立新的手,感动得流下热泪。石立新副局长一行分发完救灾物资后,又踏着泥泞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村民的实际需求。
  浮屠镇栗林村地处富河中游,当富河水位暴涨泛滥成灾后,这个村87户村民房屋和唯一的通村公路均被洪水淹没,有1760名村民被困村中无法出门。为了救灾,县民政局党委书记石卫国、副局长石立新不顾自身安危,紧急涉水赶赴现场,迅速搭建起两个集中安置点,组织民政人员用木船把日用物资运送到集中安置点,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在抗洪救灾这场战斗中,民政局班子成员紧密团结,连日奔走抗洪救灾一线,亲自靠前指挥、亲自组织调度、亲自解决问题,体现了拼在一线、干在实处的精神状态,为我县救灾工作鼓舞了士气,坚定了决心,提振了信心。班子成员中,副局长宋岿然年龄最大,可他主动请缨,不畏艰苦,一直奋战在救灾一线;石立新副局长由于忙于防汛救灾,让其女儿的定亲日子一拖再拖。
  阳新县民政局的领导干部、党员干部,给全体职工做出了榜样。在抢险救灾的非常时期,这块红色土地上的民政人,不计得失,听从指挥,表现出了强大的执行力和战斗力。据初步统计,全县发放因灾死亡人员家属抚慰金1.5万元,下拨577万元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资金(其中本级配套17万元),帐篷208顶、折叠床434张、棉被、毛巾被2279床、T恤衫2840件、矿泉水、方便面、饼干1751件,大米、面条、食用油35190斤,黑芝麻乳9585箱。
  阳新民政人用辛勤劳动和不懈付出,确保了该县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房住、有病可医、有避暑措施。实现了灾害应急救助应救尽救、不落一人,保证了灾区的人心安定和社会稳定。

抢险救灾 两手都硬

  在阳新县防汛救灾战斗中,民政系统有许许多多基层工作人员,在默默地坚守和奉献。
  三溪镇是阳新县受灾最严重乡镇之一,该镇民政办协管员郭欢欢在查灾、核灾、救灾工作繁忙的时候,刚好碰上爱妻要分娩。因灾情紧急,郭欢欢顾不上在医院待产的妻子,与同事一起日夜奔走在核灾、救灾一线。直到核灾任务暂时告一段落,他才匆匆返回医院,而彼时他的宝宝已平安降生数日。
  许多民政协管员骑着摩托车或自掏腰包租用小木船进村入户救灾核灾,啃着自带干粮进行灾情统计和上报。平常的日子,一些民政办干部对日常工作繁杂、经费倒贴严重表示无奈和不满,许多人甚至产生换岗的想法。但一旦身处大灾之中,他们无一退缩,相反,无论多么困难、多么委屈,也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要把核灾救灾任务圆满完成。
  在尽职尽责做好本职救灾工作、保障受灾群众生活的同时,由于雨情汛情严重,阳新县民政局干部职工还承担了3.8公里长江干堤抗洪抢险任务,各乡镇民政办同志也被分别派驻各河、湖堤巡防。县民政局在民政系统抽调了20名青年组成防汛突击队,由党委书记石卫国、副局长宋岿然和王志坚带队,不分昼夜,严守工作纪律,在江堤上奋战了20余天,得到了县防汛救灾指挥部的高度赞扬。
  当省民政厅黄石工作组了解到,省内其他地市民政部门在此次洪涝灾害中主要任务是核灾救灾,没有参与防汛守堤,就想跟该县领导反映一下情况,为民政部门减轻一些守堤压力。不料,陈敬华局长一再恳求不要反映。他说:“大灾当头,不是讨价还价的时候。当前我们面临的困难确实很大,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做到抗洪抢险和救灾核灾两手抓、两不误。”

奉献爱心 助力救灾

  7月8日,阳新县召开防汛抗灾募捐动员会,县慈善总会成立接受救灾捐赠办公室,向社会各界人士发出防汛救灾募捐倡议,印发了倡议书5000余份,在电视、报纸、网络上进行全方位宣传,号召广大爱心企业、爱心组织、爱心人士伸出援手,鼎力相助,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截至目前,共接收社会各界捐款共计396.5万元。同时,县民政局也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防汛救灾募捐,共筹集爱心捐款12000元。
  阳新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次的特大洪涝灾害,给阳新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许多群众因灾返贫。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取得全面胜利之后,该局仍会进一步呼吁慈善募捐。利用民政多年来建立的社会慈善关系网,积极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发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和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为受灾群众奉献爱心,以保障受灾群众生活需求。同时,民政部门还会加强对慈善募捐资金管理,定期向社会公开信息,做到慈善捐赠接收和发放公开透明、阳光操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