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楚晚报
东楚晚报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23
  • 关注人气: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区残疾人有困难 都找“中国好人”陈春兰

(2016-03-16 09:50:15)
http://s15/mw690/0025iJuQgy709w53PCm8e&690都找“中国好人”陈春兰" TITLE="社区残疾人有困难 都找“中国好人”陈春兰" />

(东楚晚报 记者 程婷 通讯员 王国军) 每年3月,学雷锋的活动很多。而在黄石港文化宫社区,残疾人专委陈春兰平时常有善举。为社区残疾人排忧解难,她总是尽心尽力。在社区残疾人及家属眼里,48岁的陈春兰是“活雷锋”,是“知心大姐”。

   
  从生意人到残疾人专委
  
  “你工作忙,不用总来看我。”几天前,陈春兰上门去看社区残疾人刘凤兰,刘凤兰高兴地拉着陈春兰的手说,“真没想到我能有你这样可以无话不谈的好姐妹。”
  看到这情同姐妹的俩人,一般人不会想到,第一次见面时,陈春兰可是被刘凤兰拒之门外的。故事得从头说起。
  陈春兰患过小儿麻痹症,右脚比左脚短了好几公分。但脚上的残疾对她来说,也并不是大问题。1991年,她自主创业,服装百货生意做得很好,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但天有不测风云。1996年,陈春兰患上了肾结核,双肾坏死。换肾后,她在医院里住了3年。40余万元医疗费让原本经济宽裕的陈春兰一贫如洗。出院后好几年,她的身体都很不好,没法工作,靠低保和娘家的救助维持生活。
  不过,陈春兰没有消沉下去。2011年,通过黄石港区残联公开招聘考试的陈春兰,成为永安里社区残疾人专委。原本就热心快肠的陈春兰,想到病中受过很多人帮助,她决心服务好社区残疾人。2012年,永安里社区与文化宫社区合并,她成了文化宫社区残疾人专委。服务对象一下增加到近百人,陈春兰就自掏腰包印了名片,方便残疾人跟她联系。
  上岗不久,陈春兰满怀热情去李凤兰家走访。刘凤兰因行动不便无人帮忙,又因医疗纠纷无钱打官司,对社会有怨气。陈春兰好话说了一箩筐,还是被情绪激动的刘凤兰挡在了门外。
  
  将心比心,关心残疾人
  
  但陈春兰没有走开,听她发完牢骚后,她递上名片,说:“凤兰,我也是残疾人,我理解你的心情,过几天我再来,有需要给我打电话。”
  两天后,陈春兰又去敲刘凤兰家的门。这次,刘凤兰态度缓和了不少,还请她进屋坐下聊天。交谈中,她得知刘凤兰2008年到医院治疗骨髓炎,但隔段时间她臀部就发病要住院。她觉得医院的治疗有问题,却又没钱打官司。昂贵的治疗费让刘凤兰负债累累,加之行动不便,刘凤兰心中怨气越来越重,不愿跟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打交道。
  为帮刘凤兰解开心结,陈春兰立刻通过朋友,找到了一名愿意提供义务法律援助的律师。一了解她才知,诉讼时限已过,法院难以立案。怎么办?陈春兰和律师一起,来回奔波两个多月,多次找医院交涉。终于,院方破例做出承诺:只要刘凤兰发病,就为她免费治疗。
  陈春兰还四处打听偏方,最后找到了一种香草油。刘凤兰抹在患处很有效,臀部没再发病。现在刘凤兰能坐轮椅在家活动、自理生活了。
  陈春兰有时间,就去刘凤兰家,陪她聊天,了解她是否有什么需要。如今,刘凤兰和女儿、女婿,都把陈春兰当亲人看待。
  
  服务残疾人,不怕脏苦累
  
  陈春兰对社区100多名残疾人的情况都很了解。她逐一建档,每名残疾人的年龄、住址、残疾人证件编号、有无工作、有无低保、联系电话等都记得清清楚楚。在文化宫社区,将她当亲人的残疾人家庭可不少。
  59岁的余立平,是社区一名独居的精神残疾人。今年春节前,陈春兰跟他的亲人反复沟通,安排好了他在弟媳家过年。
  事实上,陈春兰已多次帮助余立平。2015年夏,余立平病发,在家烧衣服,邻居报警。陈春兰闻讯赶过去,同警察、邻居把火扑灭。
  随后,陈春兰跟他亲戚商量,把他送到养老机构去。因他是精神病人,陈春兰连跑几家养老院,无人肯收。她就先送他到医院治疗。当年11月,余立平自己从医院跑回了家。当时,陈春兰在外地。12月13日,陈春兰一回黄石,就同余立平的堂弟去了他家。
  一进门,她看到余立平坐在凳子上,屋里有一股难闻的臭味——他因肠胃受凉,大便拉到裤子里,没换洗。陈春兰立即去烧水,让他堂弟帮他洗澡。她则亲手给他洗了换下的脏衣裤。
  余立平的堂弟很感动,逢人便夸陈春兰。
  经陈春兰建议、亲人协商,现在余立平每餐到弟弟家吃饭。余立平的弟弟也是精神残疾人,弟媳持家很辛苦。陈春兰就经常给他弟媳打电话了解情况。去年,余立平弟弟的孩子考上大学,陈春兰主动帮忙争取了4000元助学金。
  3月8日,余立平的妹妹来看余立平,还到社区感谢陈春兰对余家人的帮助。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如今,社区残疾人遇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陈春兰。社区若遇到与残疾人有关的难题时,社区书记就会想到找陈春兰出面。陈春兰平时真心实意帮助残疾人,社区残疾人也都很听她的劝。
  去年7月,文化宫信息巷一门面扩大装修,老板想清理门前残疾人的裁缝摊。经陈春兰反复做工作,店老板最终给残疾人留下了谋生摊位。
  今年2月下旬,一名残疾人在文化宫附近卖卤鸡蛋、蒸玉米。城管队员来劝导,他却不肯收摊。社区书记佘金焰只好打电话给陈春兰。“残疾人也要知法守法,不能去抹黑残疾人群体形象。”劝导之余,陈春兰考虑残疾人生活不易,又主动提出买下他的卤蛋和玉米。
  对方顿感羞愧,不好意思让陈春兰买下这么多卤蛋、玉米。于是,陈春兰又跟佘金焰商量,以社区名义买下,送去犒劳为创卫工作忙碌的社区保洁员。
  3月初,为了清走社区一名残疾人堆在门口的垃圾、废品,陈春兰和佘金焰多次上门做工作。想起自己住院时,陈春兰为帮他减免医药费的事多次奔波,这名残疾人终于同意城管部门把垃圾清运走。
  不仅如此,她还引导辖区企业、商户、市民等为残疾人献爱心。去年春节,陈春兰筹集2万多元资金和物资,慰问了社区90多名残疾人,做到了“送温暖”全覆盖。当年重阳节,她争取到辖区企业的资助,组织社区7名残疾老人及其家属,到阳新县园博园参观游览,并上门慰问3名难以出行的残疾老人。今年春节,陈春兰筹资11000多元,慰问50户贫困残疾人。近日,她还在筹划通过自主创业形式,帮助更多残疾人就业,脱贫致富。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陈春兰说,自己是残疾人,很能理解残疾人,所以想尽可能多地帮助他们。她说,她现在和很多残疾人都成了朋友,很多残疾人还视她如亲人,她也收获了很多快乐和感动。
  
  值得学习的“活雷锋”
  
  渐渐地,陈春兰成了居民口中的“活雷锋”、残疾人心中的“知心大姐”。前年3月,黄石市残联号召残联系统工作人员都向陈春兰学习,当好残疾人的“娘家人”。
  去年8月,陈春兰登上了“湖北好人榜”;9月,她参加黄石市“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百姓宣讲团,并荣登“中国好人榜”。11月至12月,陈春兰又参加了省残联组织的“共筑小康梦”公益报告演出团,赴全省12个县市,做了17天的报告。
  陈春兰为残疾人付出很多,社区也形成了一种助残氛围。去年,文化宫社区将每月的21日设为社区助残日,并将辖区单位、工商个体户和社会志愿助残服务者联系起来,分别给社区的近百个残疾人家庭,带来不同程度的帮扶和快乐。同时,社区干部和民警对辖区16名精神病患者家庭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去年11月,文化宫社区被省残联授予“全省志愿助残阳光基地”称号。
  黄石市残联理事长刘谨诚说,陈春兰既是残疾人,又是残疾人专委,她自强而有担当。她爱岗敬业,把残疾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倾心助残。她的事迹很感人,她身上雷锋式精神,值得更多人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