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很郁闷:“警方的错,凭啥我埋单?”

(2012-12-01 14:11:41)
标签:

杂谈

    6年前就被温州警方列为吸毒人员,37岁的徐于海,直到最近才知道。这段时间,他觉得别人看他的眼光都变了。他很愤怒:从没去过温州,怎么成了那里的吸毒人员?
  他要求温州警方更改错误,可对方要求他证明自己没问题。


  晴天霹雳
  “你是吸毒人员”
     
  徐于海的父亲是鄂州杨叶人,他出生在阳新,户籍地址为阳新县白沙镇潘桥街299号。十多年前,徐于海回到老家居住,开了一家小家电维修店。
  为了方便做生意,2008年5月,徐于海在黄石申领了驾驶证。今年10月底,他发现驾驶证不见了。
  11月19日,徐于海从鄂州赶到黄石市车管所。递交补办的材料后,民警告诉他,办不了。
  “为什么办不了?我材料都齐全啊?”“因为你是吸毒人员。”民警望了他一眼。
  今年上半年,公安部下发《关于加强吸毒人员驾驶机动车管理的通知》,要各地公安机关对本地驾驶人进行全面排查,驾驶人属于吸毒人员的,驾驶证将被强制注销。
  “我连烟都不抽,怎么成了瘾君子?”徐于海当时就懵了,“我没有吸毒!我没有吸毒!”他忙向民警解释。
  “对不起,办不了。”民警将电脑查询记录给他看,上面清楚地写着:吸毒人员。
  
  
  “吸毒经历”发生在温州
  
  在车管所民警的指点下,徐于海决定到阳新县禁毒大队咨询。
  阳新县禁毒大队民警,输入徐于海的身份证号,系统确实显示,这个号码的主人是吸毒人员。登记该信息的单位,是温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三大队,登记时间为2007年10月26日。人员状况,为下落不明。
  吸毒人员的详细信息显示,2006年9月23日,温州市公安局鹿城区仰义派出所,在一出租屋内,查获了吸食海洛因的陈某。陈某被送到温州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进行为期半年的强制戒毒,于2007年3月26日出所。
  信息显示,陈某的身份证号与徐于海的一致。不同的是,陈某的户籍地址是阳新县陶港镇官塘村,而徐于海是白沙镇。
  查明真相后,徐于海很气愤,决定向温州市公安局讨要说法。
  查询全省人口信息库,徐于海的身份证号是唯一的。徐于海说,办理二代证时,他的身份证号也没有发生过变化。但吸毒人员详细资料里面,温州市公安局对陈某的核实结果却为:“身份真实,信息完整、准确”。
  
  温州警方回应:要去温州接受调查
  
  第二天上午,徐于海给温州市禁毒大队办公室打电话,向接电话的民警,诉说完自己遭遇。当天下午,一位女警给他回话,称经过查询,吸毒的确实不是徐于海。但详细的情况,还需要核查,要求徐于海到温州去协助核查。
  “要我去温州?这是不可能的!”徐于海说,温州那么远,光路费就得花费不少,他是不会去的。女警只好说,将向上面反映,让他等候消息。
  11月21日下午,徐于海又接到了那位女警的电话。女警告诉他,因为时间过了6年,当年办案的民警已经调动,他又不肯去温州接受调查,所以“不好办”。
  不过,这位女警告诉他,如果他不能去温州的话,需要办好以下手续,寄到他们科室:1、户籍所在地开具的身份证明。2、十指清晰指纹手印。3、本人DNA报告。4、派出所的询问笔录原件。5、本人的申请报告。
  昨日上午,记者致电温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接电话的民警说,徐于海的身份信息是被人冒用了。“我们没有权限更改,得一层层上报,要公安部才能更改。”民警说,徐于海必须要到温州来协助核查,并且他还得向户籍地派出所反映此事,要办些什么手续,派出所会告诉他。
  无缘无故成了吸毒人员,一下打乱了徐于海原本平静的生活。
  徐于海说,如今,他补办不了驾照,车是无法开的了。更要命的是,他的精神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晚上时常睡不着觉。
  阳新禁毒大队的民警告诉徐于海,他“吸毒人员”的身份,必须要办案单位才能消除。如果不消除,将会伴随终生。
  徐于海认为,如果当时温州警方核实一下陈某的身份,就不会给他带来麻烦。“这件事,我是受害人,为什么还要我去证明自己的无辜?明明是温州市公安局的错误,为什么要他们改正会这么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