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笑笑说,学校里她的数学老师逢人便说:
“林XX考92分唉!”
唉!
小学三年级,数学92分实在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问题是,她三年级第一学期的期中考51分,期末考80分,第二学期期中考67分,这次期末考92分。
临考前一周的摸底考,只有64分,这就是老师惊讶的原因。老师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我心里最清楚这是为什么。
数学一直是她的难题,她害怕数学,我却一直不觉得是什么大问题,数学和音乐一样,是要有天赋细胞的,但为了她的自卑情绪,从她考出51分开始,我给她请了一个很好的数学家教,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测验仍旧时常会是六七十分。
我小时候的数学并不差的,为什么我不自己教她呢,原因有两个:其一,我教她的题目,虽然结果对,但老师还是会批错,因为过程格式不对,这个我就很头大,毕竟我没听她的课;其二,看她迟钝反应不出来,我会跟她急,我怕我这样的情绪对她起不好的作用,我真的会忍不住发火嗓门大,索性自断这发火的机会,她数学不好不是她的错,人家就是没这细胞嘛,急是不管用的,我们得耐心等待她的开窍。
考数学的前一天,她中午考完语文我去接她,碰到班主任语文老师,特地叮嘱我好好帮她复习数学,凭良心说,她考试我不怎么帮她复习的,和平时没两样,但听了班主任的话,实在是有点过意不去,况且,数学老师因她数学差,特地多给了她一张复习卷,要她下午回家再做做。
好吧,午饭后开始做这张复习卷,没限时间,她东玩玩西摸摸,一下午才做完这张卷子,我批了,才65分!悬啊,要是限时间,恐怕又是不及格的结果了,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我对她说:“吃好晚饭,把你这学期的所有数学考卷拿给我,把最近的期终模拟卷也给我,今天我要给你总复习。”
饭后,我开始把她所有数学考卷拿出来一张张的看,把全部错题一道一道用电脑打印出来,我打一张给她做一张,她做题的时候,我继续打,她做完一张,我批一张,她再订正一张,我边考她边纠错边继续列出之前的错题,就这样列印了八张。

我终于体会到数学家教老师对我说过的话,说她会反复错,做过三次的错题,到第四遍还是会错,隔一阵就忘,硬是不往脑子里去。
好,做完八张,再拎出她会反复出错的题,一再变化题面,改数字改项目名称,直到她弄懂为止。
比如有一道题,她总是搞不清,说有个商家进货100个溜溜球,每个售价25元,全部卖掉后赚了500元,问每个溜溜珠的进货价是多少?
这道题我至少变化了五次给她做,甚至最后我们洗澡的时候,我还在问她:“妈妈收10串珠子,每串卖500块,全卖后赚1000块,每串成本是多少?”她终于可以顺畅地在淋浴房玻璃雾气上列出正确的算式。
还有一道题:“甲数÷乙数,商是6,如果甲数与乙数的和147,那甲数是多少?”(我不理解为什么给三年级学生做这么难的数学题),她搞不清“数”与虚拟的“份数”,我讲给她听,商是6,就代表着有1份加6份的概念,求出一份是多少数,就有答案了,比如18÷3=6,一份是3,6份是18,可24÷4=6,一份是4,6份是24,但18+3或24+4都不能等于147,知道有七份,先把一份是多少算出来,就知道6份是多少数了。对于她来说,这个真的好难,我讲得好累。
反正这一晚上,我们操练到12点,我无一例外的又对她凶了,她是流着眼泪做完的,但我知道她在我的严厉下注意力非常集中。
这就是她考92分的由来,临时抱佛脚的结果,不值得一夸。希望她能感受到一些,像样的成绩是怎么来的。以后,终将是要靠她自己的努力的。
事后我问她,值不值得,她说要是我不对她凶就更值得了。亲爱的孩子,我只想要你知道,你能考好的,我要让你找回点自信,你可以的,我从来不担心,你花一晚上就可以赶上同学们,你从来就不比别人差!
昨天正好有个台湾朋友电话我,聊起关于国内孩子教育的问题,他拼命强调要我把孩子往外送,他的儿子曾在上海读过一年小学,他就吓死了,立马送美国了,他说中国的人文素质己倒退二十年,成绩有那么重要嘛?价值观、家教素养都不重视,拼命要成绩干嘛?完全抹差个性的教育,是要培养机器人吗?数学零分又怎么样,人家就是艺术家的料,干嘛要数学好啊?!
虽然不是完完全全赞同,但我能理解他说的。
笑笑在学校,被同学们羡慕,因为她是最快乐的一个孩子,作文“我的烦恼”她写不出,瞎编一个,她说她真的真的没有烦恼。她告诉我,同学们会很奇怪:
“你妈妈真的什么作业也不给你加?”
“你什么课外班也不用上?”
“你不用学奥数?”
“你真是太幸福了啊!”
“你妈妈是我妈妈就好了呀!”
天,多可怜的孩子啊!
什么舞蹈、书法、绘画、奥数、象棋、英语、钢琴、游泳、网球、科技等等课外班,每个孩子都报几个,疯了,还有家庭作业,孩子还有玩的时间吗?
我只挑了一个她能坚持的钢琴,她并不以此为烦恼。
笑笑说:“我有你这个妈妈真是太幸福了!”
不用孩子们评价,我恐怕是这个重点公立小学里最淡定也最不求上进的妈妈了,我们有家长微信群,我很少在上面说话。
我小时候也是学霸,除了家庭作业,没有任何课外班,也没有家长盯,晚饭前就可以做完作业,孩子们饭后都在一起疯玩,那时候的学霸才是真正的学霸。那是我37年前10岁时的样子。感谢我的父母给了我最灿烂的童年,让我能在面对这半生的风雨时初心不改、乐观坚强!
我以后,还是不想逼她的数学,真不是她的菜,她不喜欢啊,为什么要让孩子成为你想让她成为的人,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做她自己?!
我觉得自己真的不配当她的数学老师,继续数学家教的模式,得过且过。
我真的不喜欢这个教育体制,这当然不是老师的问题,这个学校的老师都操碎了心的。就说作文吧,要求很死,要用多少段落、描写到什么程度的语言和肢体动作、用哪些转折词都规定得清清楚楚,还是为应试啊,就不能自己瞎写嘛,跑不跑题等大点再教多好,培养写作兴趣也很重要,她自己在家里的日记本上瞎编童话,多好的想象空间!最奇怪的是要写三遍,第三遍才上正式的作文本,是写作文还是练字?难怪作业时间老是那么长,作文本漂亮有这么重要嘛,好的作文还要家长打印40份发给同学们收藏,我家有打印机,没打印机的家长怎么办,都去公司还是打印社印?我为此特地买了两包纸!一学年下来,笑笑收集了四个文件夹的同学们的好作文,包括她自己的。那每个同学四个文件夹,每个文件夹30个夹页60张纸,共240张,40个同学就是9600张!让孩子有成就感,不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站平台电子化吗?
她有太多的作业是需要家长帮忙完成的,常常“妈妈你网上帮我找一个植物资料打印出来,老师要求的。”“你帮我找个建筑,配上图片打出来。”“你帮我找一首春天的诗,配上图片打印出来,老师要求的。”哇塞,这是你的作业还是我的作业?我承认,找资料是可以让她学到点东西,但非得这样学法吗,老师找一个不比40个学生家长找40次要来得节能得多吗?为什么现在的教育那么依赖家庭?家庭到底应该承担教育的哪些部分?我以为:一是养,吃好穿暖;二是家教,仁义道德价值观,比如礼貌、尊老、分享、诚实、守信、节约、善良等等!
我真的不认为这是我懒,我有教她很多,除了重视家教,我还教她做手工,刺绣、折纸、画画,我认为我做得最不够的,就是带她远足,为了钢琴,她牺牲很多,希望两年后考完十级,可以来得及补还她!
我真的很想带她逃离这个教育体制,往哪逃?我自己不想出国,我不会离开我年迈的双亲,我也不想离开一个起码的文化氛围,不管这个氛围好不好,它仍是我的空气。为什么要为孩子牺牲大人的生活,这个立意本身就是错的。
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一定有一条折中的路可以走的。
或许,我们可以不走应试的路,可以读上海的国际学校,现在磨砺一下对她也是有好处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等她小学毕业,办法会有的。
教育孩子,我始终坚持:身体第一、品行第二、成绩第三。德智体应该为体德智!
我有看到过一个学霸,饭桌上一堆坏习惯,我很怀疑这样的学霸有什么用?
我很为笑笑骄傲,饭桌上,一手扶碗,一手挟菜,不挑食,周边没有一粒米饭菜屑,餐餐光盘。每个孩子都是带着上天的福报来的,懂得惜福的人才会更有福。
饭桌,是个神圣的地方,是一个集中家庭之爱的地方,如果让我选择培养一个学霸还是淑女,我会选择后者的。




享受和女儿在一起的时光,对坐画禅绕,最左边的都是笑笑画的。



孩子的童年很短暂,与我朝夕相伴的时间没几年,很快她就会走出去,天下只有父母的爱是为了分离,是为了她独立于这个世界,现在她的快乐很重要,她童年的阳光将照耀她的一生,我们一定要珍惜!
我在心底里对老师说:“请您原谅我!对不住您的辛苦,我的孩子因为我让您受累了,要怪就怪我吧。走在现在这样的路上,难免会出现这样的矛盾,我尽量努力做我该做的。请理解这样的一个妈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