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伍尔芙找到解决世界难题的钥匙

(2012-05-08 22:09:31)
标签:

女性主义

伍尔芙

两性共体

世界和平

情感

分类: 文化评论

伍尔芙找到解决世界难题的钥匙

 

弗吉尼亚·伍尔芙是二十世纪前期英国文学界的灵魂人物,著名的现代主义意识流派小说家和女性主义作家,创立独树一帜的“两性共体”女性主义理论,在和平主义的领域做出举世无双的贡献。
  一八八二年,伍尔芙出生于英国伦敦,当时的英国社会男尊女卑,女孩子不能接受学校的正规教育,她只能在家中接受家庭教育。生为女性,她和男孩子一样智力正常,即使全凭自学,伍尔芙还是成为一位出类拔萃的文学家,让世界瞩目的天才。
  作为女人,她一生关注女人的人生价值和文化意义,却发现女人的意义和男人具有的意义一样高明,甚至比男人略胜一筹。男人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人类正常发展一直心有余力不足,从罗马帝国的征战到美洲大陆殖民者的杀戮,第一次世界大战尤其暴露出男性世界的丑恶。伍尔芙身陷这样的人世,明确地指出,只有让女人接受正常的教育,从而发挥出女人特有的大爱精神,掩盖住男人的丑恶灵魂,人类赖以生活的世界才能恢复和平发展其乐融融的局面。
  伍尔芙一生著作颇丰,其中以一九一九年出版的论文著作《一间自己的屋子》影响最大,为世人称颂。她在书中提出一个真理性论断,女人作为一个真正的人,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也就是说经济独立和充分自由对于女人维护和男人一样的尊严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女人的前途才能和男人的道路一样广阔。
  一九二七年出版的小说《到灯塔去》为人类世界树立起一座由女性主义引领的通向和平主义的灯塔,穿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哀,世世代代震撼人们珍惜和平的心灵。
  小说以一位母亲的存在和逝世造成一个家庭的巨大变故有力地论证了女性主义大爱精神对于维护和平稳定局面的无可替代的重要性。母亲在,世界和平,家庭和睦。母亲逝世,发生世界大战,家破人亡。在父亲的关照下,儿子到灯塔去的愿望受挫,灯塔的光明仿佛母亲的温暖怀抱,父亲始终不能理解女性主义的光明对于男人有多么重要,新一代男人的和平主义思想启蒙被封建势力扼杀在摇篮里。
  在女性主义的大爱精神笼罩下,一块蛋糕大家分着吃,人人有份。在男人的世界里,一块肥肉大家抢着吃,抢不到的吃不着。女人,绝对不会让任何一个人饿死。因为,女人知道:任何人都是出自女人的身体!饿死谁,女人的心都会特别地疼!这就是女性主义通向和平主义的原因。
  由此可见,伍尔芙是一位超凡脱俗的女圣人,仿佛为解决所有的世界难题找到一把金钥匙。从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的现代病日趋严重,城市文明的伪善笑脸遮挡不住农村文明的伤痛。自从十九世纪有火车那年,就有了经济危机,大约十年一次的发病率让现代社会苦不堪言。某些领导人们的男人不听文化人的良言相劝,脱掉人性的外衣,藏匿良心干出明抢豪夺的事情在所难免。然而,伍尔芙告诉我们说,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她特别提出“两性共体”的伟大理论,作为人格全面自由发展和解决社会矛盾的出路。“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在男性的脑子里男性胜过女性,在女性的脑子里女性胜过男性。最正常最适宜的境况就是在这两个力量结合在一起和谐地生活、精神合作的时候。……任何无愧于艺术家称号的艺术家都是或多或少的双性人。”——语出《一间自己的屋子》。男人只有向女人学习到友爱的智慧,世界才能永远和平。无论人类遇到什么样的问题。
  在一九二八年出版的乌托邦幻想小说《奥兰多》中,伍尔芙将“两性共体”的思想发挥到极致。主人公奥兰多实现了男女性别的互换与融合,经历了从文艺复兴到二十世纪四百多年的历史,从少年变成少妇,最后完成从十六世纪开始写作的长诗,不管世间如何风云变幻,其实一切都可以变成美丽的诗歌,就像男人可以变成可爱的女人那样。
  如此这般,后代才可以顺利降生,健康地成长。否则,天使般的孩子面临夭折,神圣的母亲可能忍辱而死!祸害生灵是母亲不想看到的。
  其实,即使是现在,人们也不愿意相信,这只是一个美丽的幻想,女人都想真切地实现母亲的和平愿望。就看男人是否愿意帮忙。
  伍尔芙的一生命运多舛,父母早亡,童年的阴影挥之不去,每当完成一部作品,精神病都会发作一次,之所以取得卓越的文学成就,与同为作家的丈夫伦纳德先生的鼎力支持和细心照顾密切相关。妻子神圣不可侵犯,拒绝生育和夫妻生活,丈夫深明大义包容理解。没有伦纳德先生的爱情陪伴,她会提前自杀很多年。成就伍尔芙的伟大,也许就是伦纳德先生最大的骄傲!
  一九四一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烟尘中,伍尔芙不堪忍受精神病的折磨,像一个绝艳的美人鱼沉入家乡的河底。她的女性主义思想至今指引我们到闪耀光明的灯塔去!(文 李振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