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博物馆里不仅是收藏 而是艺术良心

标签:
文化艺术时评 |
http://www.cfca.cc/uploads/allimg/150520/21-150520105535b5.jpg而是艺术良心" />
2015年5月14至26日,“水云氤梦”刘墉画展在北京举行,这是他首次在大陆举办个人画展。新华网书画频道为此特请来刘墉先生做客新华会客厅,和广大网友进行相关艺术话题的交流。
主持人:刘老师,我们知道您经常在美国、在亚洲两地活动,对于国际市场一定有自己的一些认识。国内的一些知名企业相继在国际拍场上斥巨资拍得了毕加索、梵高、莫奈等人的名画。您作为一个定居海外多年的艺术家,怎么看近年来中国买家在国际拍场上的表现?
刘墉:富裕了之后应该做收藏,人本来就喜欢艺术,就像小孩儿不让他唱歌是不可能的,他天生爱唱歌,爱音乐,也天生爱涂抹。有的时候太高压的功课把他的天赋压下去了,小孩儿天生有的艺术财富就被破坏了。如果到成年之后,甚至事业有成之后,这个时候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幅画有一些感动,在情感里面、内心深处是有可能会找到他失去的纯真的温柔的。有的收藏家是为了赚钱收藏,有的收藏家是自己喜欢,既然我喜欢就要拥有它。
刘墉:收藏家从两个角度来看:一种是炒作的,绝对有很多,无论是画商还是收藏家,就像有人讲有一张画上一次拍卖在什么时候之类的,现在中国的藏家在世界上非常受瞩目,有的东西大家去拍,拍到手要上百倍;还有一种是那是中国的东西,或是令我感动的东西、让我骄傲的东西,所以要把这样的大师的作品带回去,这样的收藏家是有各种情怀的。
刘墉:再往下走,有些收藏家会收藏那些怎么看都不像是持久的艺术品。在现代的美术馆,你看这个是收藏家,其实一堆垃圾放在那里,还有一个马桶放在那里,怎么能认为是收藏品呢?为什么有些收藏家收藏这些呢?因为你富裕的时候就会有一个社会责任感,就是要帮助这个社会像个万花筒一样,大家各自发展。你要帮助街头的艺术家,让他得到足够好的生活。这样才是一个百花齐放的世界。我们走到公园里面有人拉小提琴,你过去给他一些钱,一个是被他感动了,另外一个是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你能做这件事情。你看附近有花,有音乐,多好。我赞美这件事情,我给你支持。一来你是一个看起来需要支持的艺术家,我给你支持;二来这是一个平等的社会,我们本来就应该彼此帮助。于是发现非常有钱的这些人会开博物馆,里面去陈列不像是艺术品的东西,里面不仅是收藏,而是更高的艺术良心、关怀、社会责任在里面。
(刘墉(1949年2月— ),生于台北,籍贯北京,现居美国。知名华人作家、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