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是繁荣的垫脚石
(2015-04-30 17:42:30)
萧条是繁荣的垫脚石
宋琰明
近十年来,中国书画市场蓬勃兴旺,不可遏制地极速扩张,其结果,不仅导致了天价作品的诞生,也吸引了亿万投机资本的涌入。往日貌似平常的书画作品,一时间成了人们竞相追逐的珍宝。在拍卖行、画廊、以及其他艺术品收藏机构,神话般的传奇一幕幕地上演,收藏者一夜暴富屡见不鲜。整个市场像一头奔牛,在喝采声中疾驰。
当人们沉浸在虚幻堆积的狂欢中,潜在的危机已经悄悄酿成。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名家书画作品从来只升不降,无论价格多高,都是合理的。因此,当疲态显现之初,并没有人意识到危险,反而幻想着更高的价格、更多的买家。殊不知肥皂泡的破裂就在眼前,悬崖上的断壁也早已隐现。时至今日,才让那些醉在幻梦中的人们终于醒来,原来画价也是可以降的。接踵而至冰冻和萧条,致使一些画廊、美术机构因资金崩裂而关门歇业。
至今还有人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冰火两重天的情形?其实,前些年的疯狂,早已搅乱市场的正常运行,带来的必然是惨烈的结局。究其原因,乃是人性贪婪本性的使然。正是由于骨子里的自私,才会让欲望无限膨胀,画家、画廊、拍卖机构不思进取,爆炒垃圾作品,向市场过度索取,从而引发了这场危机。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当书画成为商品,就有自身的运行规律,违背客观规律,惩罚是逃不掉的。现在的楼市、股市,价格跌宕起伏已视为常事,书画市场为什么不能呢?人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书画市场不是挥金如土的赌场,是不可以任性的。但似乎学费是贵了点。
未来的书画市场,将处于调整期。但这种调整只是阶段性的,过度恐慌大可不必。价值规律像一双看不见的大手,在重新规范市场,挤爆泡沫,清理门户。在可以遇见的未来,那些所谓的市场宠儿,因其自身学术修养的先天不足,会彻底淡出人们的视野,而一大批真正优秀的画家会不断崛起。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基本面向好,书画市场会由萧条缓慢回暖,过渡到欣欣向荣的常态。
中国人对书画艺术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书画市场不可能凭空消失,更不会长期萎靡而停滞。中国画作品,尤其是大家的精品力作,往往是万众瞩目的珍品,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也因此具备了极高的市场价值和抗风险能力,因此,此番调整,这类作品不降反升。而那些逐渐成熟的优秀中青年画家,因其较高的性价比,也几乎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现在倒下去的,无一例外是画的不好,且一根筋涨价的泡沫型画家。
今天书画市场的危机,也为睿智的藏家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市场的低迷,意味着得到更多的优秀作品,付出更低的代价,这在前两年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有眼光的专业人士正在低调布局,追逐他们早年心仪、而又无力拿下的好东西。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言:“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在危机中捕捉稍纵即逝的机遇,一场场捡漏的好戏每天都在上演。
在繁荣的时候不疯狂、不盲从,在低迷的时刻不悲观、不绝望。只有客观理性地看待市场,审时度势地把握时机,才会顺应市场发展要求,处变而不惊,得失皆从容,立于不败之地。这既是收藏的高境界,也是人生的高境界。
寒冬在即,春天还远吗?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