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永远不会仅仅等同于商品
(2014-08-23 08:47:36)
标签:
文化艺术杂谈 |
艺术品永远不会仅仅等同于商品
当然,我们也不能漠视这种现象的存在:有的“艺术家”为了自身的利益,迎合政治、市场(金钱)以及他人的需要,粗制滥造地生产一些从形式、技法到表现内容都是千篇一律的文化垃圾;也有一些“艺术家”热衷于艺术之外的“官位”,把浑身的功夫用于“官场”之上,到处宣传自己,
钻营牟利。其实,这些所谓的“艺术家”们,他们的艺术创造的灵魂, 早已不附其体了。
同样,也有一个错误的想法会经常性地把人们引入误区:既然艺术品不可避免的存在商品性,那么,人们投资的理念也就顺其自然地产生。于是,有的收藏者,
就很自然地衍生成为急功近利者,他们始终关注那些看似升值快的东西,让自己全身心地忙于今天买进明天卖出的那种简单的商人劳作之中;他们始终无法正确把握和发掘艺术作品真正的价值,去领悟收藏的文化品味和思想格调的高尚境界。有一点大家必须明白的是,艺术品的商品性是因其具有“不能再生的唯一性”、具有“情感表达的个体性”和具有“技术语言的创新性”等这些特殊性,它们决定了艺术品的价值是永远不能仅仅用变化中的市场价格,
来衡量艺术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艺术品永远不会仅仅等同于商品。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艺术品一直发挥出巨大的推动作用。艺术品的收藏,不是财富的炫耀;艺术品的收藏,需要真正的收藏家和理论家介入。艺术品的收藏家们也要主动地与艺术理论家们一起去不断地学会分析、质疑和研究各个时期艺术语言的各种表现形式,努力拓宽收藏眼界、提高收藏质量和理论研究水平,促使艺术品在艺术市场上产生更大价值的流通,促使艺术家们为社会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丰富国家文化的宝库。
前一篇:[转载]贪官墨宝背后的媚权风
后一篇:艺术圈为何“大师”层出不穷?